|
一身“硬功夫” 护佑百姓安 |
市公安局集美软件园站派出所民警林登峰用忠诚守护和真诚服务照亮市民出行路 |
|
2023年11月20日·海西晨报·
第A05版
·
城市读本
|
 |
作为派出所巡防队队长,林登峰宛如一张“行走的名片”。 |
|
 |
林登峰积极探索研究地铁安保新模式。 |
|
走路如风,声如洪钟,林登峰身上的警察气质由内而外。他身上有功夫,手里有“绝活”,可一声令下“一呼百应”,也可在0.2毫米的蛋壳上精雕细琢。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无论做什么,他都要达到“登峰造极”的效果。他驻守在地下30多米的地铁站内,如同一道阳光一样,用忠诚守护和真诚服务照亮百姓出行平安。
晨报记者 张玲玲
林登峰,男,中共党员,现任厦门市公安局集美软件园站派出所第二警务队二级警长,2000年入伍,2016年12月转业入警,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一等奖、福建省军区“十佳连长”、福建省公安厅“警务实战教官教学比武标兵”、厦门市公安局最美人民警察好家庭、厦门市公安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初代民警
参与创建地铁治安防控体系
作为初代地铁警察,林登峰参与见证了厦门地铁从无到有的发展。地铁运营前,他就参与了地铁民警职能职责的制订工作,他和队员赴外地地铁公安求学,并将先进的做法带回厦门,再根据厦门特色,打造了动静结合、相互呼应、整体联动的全时空、立体化地铁治安防控网络。
他积极牵头构建“三级巡防”地铁治安防控新体系,有效提升快速反应能力。为破解地铁警务点多线长、警力分散的难题,林登峰在“巡”和“防”两项工作上下功夫。他协助推动将派出所应急队、地铁运营公司执法队、安保公司机动队三股力量“化零为整”成立巡防队,突出对辖区突发案件处置的专业化功能。三年来,共抓获网上在逃人员33人,从预警、拦截、核查直至抓获,平均用时仅5.8分钟。
巡防队长
建最小作战单元守平安
林登峰作为派出所巡防队队长,站如松、走如风,警察气质从内而外,带队在地铁站内巡逻、值守时精神抖擞,宛如一张“行走的名片”。
2017年地铁1号线刚刚开通运行,林登峰也刚转业到公安一年。面对“一张白纸”的厦门地铁警务,林登峰带领警务队建设了厦门地铁群防群治“五个一”工程,积极探索研究地铁安保新模式。他整合站内公安、站务、安检员、保洁员队伍,建立一支站内最小作战单元应急处置力量,利用客流平峰期,组织民警和企业员工每天开展反恐防暴技能训练,形成肌肉记忆,扭转参训人员思想意识,从“要我练”到“我要练”,打造了一支即刻能战的队伍。他还与共建学校、图书馆、科技馆进行联动,让警力跟着客流走,形成“一呼百应”之势。
今年上半年,一名男子在厦门北站抢夺一女乘客手机后,逃窜到地铁厦门北站内,恰逢遇上林登峰组织最小作战单元进行应急处突演练,从接警到抓获嫌疑人仅用了30秒。
比武标兵 传道授业硕果累累
从部队到公安,林登峰的身份从军官变成了警官;入警后,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了分局警务实战教官团负责人。他根据不同受训对象和地铁岗位实际,采取情景模拟和现场执法、集中授课和日常训练相结合,总结出一套新颖的教学模式。因集美软件园站派出所只有他一名教官,没法教到每一个人,于是他培训了一些“种子力量”,从小教官到组长再到班长,以“裂变”的方式传递,并通过每月考核,确保教学到位。
他还创新录制了十余个教学视频,通过线上观看,线下教学,极大提升了岗位人员的实战水平。内容涵盖最小作战单元演练、急救互救常识、消防常识、警用器械的操作与使用等,不断提升了分局民辅警和企业员工的实战技能。他代表厦门参加省公安厅警务实战教官教学比武,获评福建省公安机关实战大练兵“标兵个人”、省厅“警务实战教官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
“登峰”速递 小服务见证大民生
在地铁站执勤,接到最多的求助或警情就是找人找物。无论是一串钥匙,还是身份证件,林登峰对每一起警情都投入全力,力争做到“一件不丢”。在他的办公桌里,保留了100多份快递单,这只是今年以来的他为乘客寄回去物品的存底。
“寄最多的是身份证。”林登峰说,小小一张身份证作用却很大,如果丢失会给失主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他找到后都会第一时间邮寄给失主。此外,他还寄过合同、毕业证等重要资料。他说,小服务见证大民生,才能践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的坚定承诺。
蛋雕达人 0.2毫米蛋壳上秀绝活
11月18日,在白鹭洲公园举行的2023年厦门市平安文化节活动现场优秀作品展区,一张蛋雕照片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只见在薄薄的鸡蛋壳上不仅雕刻出祥云图案的“平安厦门”4个字以及此次活动的图标,大家惊叹作者技艺精湛。这枚蛋雕的作者就是林登峰,他也被称为警营“雕刻家”。
在0.2毫米蛋壳上雕刻是林登峰的拿手绝活。他先后雕刻了“廉洁”“战疫”“冰墩墩”等30余件惟妙惟肖的优秀作品,以艺术形式致敬英雄、纪念盛事。
蛋雕是林登峰自学的一门手艺,如今已有7年时间。他说因为性格有些急躁,蛋雕刚好可以“磨”他的性子。每当休息的时候,他就会潜心创作,完全投入到雕刻中,即减压又有成就感。
本版图片 记者 唐光峰 摄
一身“硬功夫” 护佑百姓安
市公安局集美软件园站派出所民警林登峰用忠诚守护和真诚服务照亮市民出行路
|
 |
作为派出所巡防队队长,林登峰宛如一张“行走的名片”。 |
|
 |
林登峰积极探索研究地铁安保新模式。 |
|
走路如风,声如洪钟,林登峰身上的警察气质由内而外。他身上有功夫,手里有“绝活”,可一声令下“一呼百应”,也可在0.2毫米的蛋壳上精雕细琢。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无论做什么,他都要达到“登峰造极”的效果。他驻守在地下30多米的地铁站内,如同一道阳光一样,用忠诚守护和真诚服务照亮百姓出行平安。
晨报记者 张玲玲
林登峰,男,中共党员,现任厦门市公安局集美软件园站派出所第二警务队二级警长,2000年入伍,2016年12月转业入警,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一等奖、福建省军区“十佳连长”、福建省公安厅“警务实战教官教学比武标兵”、厦门市公安局最美人民警察好家庭、厦门市公安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初代民警
参与创建地铁治安防控体系
作为初代地铁警察,林登峰参与见证了厦门地铁从无到有的发展。地铁运营前,他就参与了地铁民警职能职责的制订工作,他和队员赴外地地铁公安求学,并将先进的做法带回厦门,再根据厦门特色,打造了动静结合、相互呼应、整体联动的全时空、立体化地铁治安防控网络。
他积极牵头构建“三级巡防”地铁治安防控新体系,有效提升快速反应能力。为破解地铁警务点多线长、警力分散的难题,林登峰在“巡”和“防”两项工作上下功夫。他协助推动将派出所应急队、地铁运营公司执法队、安保公司机动队三股力量“化零为整”成立巡防队,突出对辖区突发案件处置的专业化功能。三年来,共抓获网上在逃人员33人,从预警、拦截、核查直至抓获,平均用时仅5.8分钟。
巡防队长
建最小作战单元守平安
林登峰作为派出所巡防队队长,站如松、走如风,警察气质从内而外,带队在地铁站内巡逻、值守时精神抖擞,宛如一张“行走的名片”。
2017年地铁1号线刚刚开通运行,林登峰也刚转业到公安一年。面对“一张白纸”的厦门地铁警务,林登峰带领警务队建设了厦门地铁群防群治“五个一”工程,积极探索研究地铁安保新模式。他整合站内公安、站务、安检员、保洁员队伍,建立一支站内最小作战单元应急处置力量,利用客流平峰期,组织民警和企业员工每天开展反恐防暴技能训练,形成肌肉记忆,扭转参训人员思想意识,从“要我练”到“我要练”,打造了一支即刻能战的队伍。他还与共建学校、图书馆、科技馆进行联动,让警力跟着客流走,形成“一呼百应”之势。
今年上半年,一名男子在厦门北站抢夺一女乘客手机后,逃窜到地铁厦门北站内,恰逢遇上林登峰组织最小作战单元进行应急处突演练,从接警到抓获嫌疑人仅用了30秒。
比武标兵 传道授业硕果累累
从部队到公安,林登峰的身份从军官变成了警官;入警后,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了分局警务实战教官团负责人。他根据不同受训对象和地铁岗位实际,采取情景模拟和现场执法、集中授课和日常训练相结合,总结出一套新颖的教学模式。因集美软件园站派出所只有他一名教官,没法教到每一个人,于是他培训了一些“种子力量”,从小教官到组长再到班长,以“裂变”的方式传递,并通过每月考核,确保教学到位。
他还创新录制了十余个教学视频,通过线上观看,线下教学,极大提升了岗位人员的实战水平。内容涵盖最小作战单元演练、急救互救常识、消防常识、警用器械的操作与使用等,不断提升了分局民辅警和企业员工的实战技能。他代表厦门参加省公安厅警务实战教官教学比武,获评福建省公安机关实战大练兵“标兵个人”、省厅“警务实战教官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
“登峰”速递 小服务见证大民生
在地铁站执勤,接到最多的求助或警情就是找人找物。无论是一串钥匙,还是身份证件,林登峰对每一起警情都投入全力,力争做到“一件不丢”。在他的办公桌里,保留了100多份快递单,这只是今年以来的他为乘客寄回去物品的存底。
“寄最多的是身份证。”林登峰说,小小一张身份证作用却很大,如果丢失会给失主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他找到后都会第一时间邮寄给失主。此外,他还寄过合同、毕业证等重要资料。他说,小服务见证大民生,才能践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的坚定承诺。
蛋雕达人 0.2毫米蛋壳上秀绝活
11月18日,在白鹭洲公园举行的2023年厦门市平安文化节活动现场优秀作品展区,一张蛋雕照片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只见在薄薄的鸡蛋壳上不仅雕刻出祥云图案的“平安厦门”4个字以及此次活动的图标,大家惊叹作者技艺精湛。这枚蛋雕的作者就是林登峰,他也被称为警营“雕刻家”。
在0.2毫米蛋壳上雕刻是林登峰的拿手绝活。他先后雕刻了“廉洁”“战疫”“冰墩墩”等30余件惟妙惟肖的优秀作品,以艺术形式致敬英雄、纪念盛事。
蛋雕是林登峰自学的一门手艺,如今已有7年时间。他说因为性格有些急躁,蛋雕刚好可以“磨”他的性子。每当休息的时候,他就会潜心创作,完全投入到雕刻中,即减压又有成就感。
本版图片 记者 唐光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