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有“花招” 学生成绩好 |
新圩学校英语老师刘红兰躬耕教坛28年,班级英语成绩多次获翔安第一 |
|
2023年11月20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城市读本
 |
教师办公室外有块小黑板,刘红兰用它给学生“开小灶”。 记者 陈晓青 摄 |
|
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赵宏伟 林东荣
近日,从教28年来一直担任厦门市新圩学校英语老师的刘红兰老师,气定神闲地从办公室走出来,笑着和前来采访她的记者打招呼。记者从她的言谈举止中,既感受到了英语文化的张力,又看到了中式的儒雅。
厦门市新圩学校坐落于翔安区北部的大帽山下,位置可谓是偏远,但刘红兰老师任教的班级英语成绩却屡次名列全区前茅,2019年和2022年英语单科平均分更是拿下全区第一名。她是怎么做到的呢?今天,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以身作则
全情投入教学
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年段长,刘红兰老师有个习惯一直没变,那就是早上7点准时出现在年级,巡看各班教室,安排早读和小测。“其实,英语早读大概七点半才开始,但我习惯早到,这样的习惯能让我很好地和班级学生‘打成一片’,从而方便教学工作的开展。”
刘红兰坦言,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保证英语课堂质量,每一堂课,她都会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下功夫。“因为全情投入教学能给我带来快乐。”刘红兰说,她不忘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决心,正是这份快乐和决心让她坚守平凡岗位数十年。
因材施教
为后进生“开小灶”
每个班级都免不了有差生或后进生,刘红兰的班级也有,但她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因材施教。“这帮孩子我从初一开始带,实在太了解怎么‘治’他们了。”刘红兰笑道,她有一套“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英语基础不同,她会在课上提问、小测时设置不同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严格落实教学成效。
刘红兰还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一对一”辅导,共同进步,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在短暂的课间、宝贵的延时课上,她会给个别学生开“小灶”,告诉他们背单词、背句子的技巧。
启智润心
搭建家校“连心桥”
爱是智慧的源泉,是教育的动力。刘红兰不仅教学能力强,还是一位“有温度”的教育者。每年秋季开学,常有毕业的学生来找刘红兰,感谢她曾经的教诲和帮助。孩子们是这样评价刘红兰的:“刘老师给予的温暖,足够化解她的严厉。”
“很多孩子的行为异常,其实是家庭变故的折射。”刘红兰说。有个女孩叫小丽(化名),原来行为习惯不好,爱抽烟、化妆,还夜不归宿。注意到小丽的情况后,刘红兰主动找家长沟通,得知其父母离异,她和弟弟、妈妈相依为命,家庭情况困难。于是,刘红兰经常找小丽谈心,有时晚自习结束后开车带着小礼物送小丽回家。刘红兰一次次的暖心关怀,不仅让小丽的行为习惯改善了很多,也使得小丽的学习成绩进步不少。
刘红兰坦言,每当下课铃声响起,疲惫感就会朝她涌来,但一听到上课铃声响起,她就会全身充满力量。2023年秋季开学后,年近退休的她又担起了年段长的重担。刘红兰说,自己坚持28年的英语教学工作,追求的其实并不是每年的“全区第一”,而是想让孩子们更有自信地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人物名片】
刘红兰,现任厦门市新圩学校八年级年段长。从教28载,一直担任中学英语老师,曾获厦门市骨干教师、翔安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教学有“花招” 学生成绩好
新圩学校英语老师刘红兰躬耕教坛28年,班级英语成绩多次获翔安第一
 |
教师办公室外有块小黑板,刘红兰用它给学生“开小灶”。 记者 陈晓青 摄 |
|
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赵宏伟 林东荣
近日,从教28年来一直担任厦门市新圩学校英语老师的刘红兰老师,气定神闲地从办公室走出来,笑着和前来采访她的记者打招呼。记者从她的言谈举止中,既感受到了英语文化的张力,又看到了中式的儒雅。
厦门市新圩学校坐落于翔安区北部的大帽山下,位置可谓是偏远,但刘红兰老师任教的班级英语成绩却屡次名列全区前茅,2019年和2022年英语单科平均分更是拿下全区第一名。她是怎么做到的呢?今天,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以身作则
全情投入教学
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年段长,刘红兰老师有个习惯一直没变,那就是早上7点准时出现在年级,巡看各班教室,安排早读和小测。“其实,英语早读大概七点半才开始,但我习惯早到,这样的习惯能让我很好地和班级学生‘打成一片’,从而方便教学工作的开展。”
刘红兰坦言,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保证英语课堂质量,每一堂课,她都会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下功夫。“因为全情投入教学能给我带来快乐。”刘红兰说,她不忘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决心,正是这份快乐和决心让她坚守平凡岗位数十年。
因材施教
为后进生“开小灶”
每个班级都免不了有差生或后进生,刘红兰的班级也有,但她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因材施教。“这帮孩子我从初一开始带,实在太了解怎么‘治’他们了。”刘红兰笑道,她有一套“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英语基础不同,她会在课上提问、小测时设置不同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严格落实教学成效。
刘红兰还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一对一”辅导,共同进步,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在短暂的课间、宝贵的延时课上,她会给个别学生开“小灶”,告诉他们背单词、背句子的技巧。
启智润心
搭建家校“连心桥”
爱是智慧的源泉,是教育的动力。刘红兰不仅教学能力强,还是一位“有温度”的教育者。每年秋季开学,常有毕业的学生来找刘红兰,感谢她曾经的教诲和帮助。孩子们是这样评价刘红兰的:“刘老师给予的温暖,足够化解她的严厉。”
“很多孩子的行为异常,其实是家庭变故的折射。”刘红兰说。有个女孩叫小丽(化名),原来行为习惯不好,爱抽烟、化妆,还夜不归宿。注意到小丽的情况后,刘红兰主动找家长沟通,得知其父母离异,她和弟弟、妈妈相依为命,家庭情况困难。于是,刘红兰经常找小丽谈心,有时晚自习结束后开车带着小礼物送小丽回家。刘红兰一次次的暖心关怀,不仅让小丽的行为习惯改善了很多,也使得小丽的学习成绩进步不少。
刘红兰坦言,每当下课铃声响起,疲惫感就会朝她涌来,但一听到上课铃声响起,她就会全身充满力量。2023年秋季开学后,年近退休的她又担起了年段长的重担。刘红兰说,自己坚持28年的英语教学工作,追求的其实并不是每年的“全区第一”,而是想让孩子们更有自信地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人物名片】
刘红兰,现任厦门市新圩学校八年级年段长。从教28载,一直担任中学英语老师,曾获厦门市骨干教师、翔安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