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交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
随着401路的开通,厦门社区公交线路增至28条,日均服务3.75万人次 |
| ||
| ||
|
晨报记者 雷妤
通讯员 江安娜 林恒苇
12月2日上午9时许,在黄厝社区悦海南苑小区北门,两辆401路红色约巴“戴”着红花,整装待发,30多名居民则在站台候车。
这是401路社区公交的首发仪式现场。尽管当天是非工作日,居民仍然闻讯赶来,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对于社区公交,许多厦门市民并不陌生。10年前,厦门开通首条431路社区公交;如今,社区公交已遍布岛内外。社区公交车型小巧,颜色鲜亮,是孩子眼中的“宝宝巴士”、年轻人眼中的“红墩墩”、老年人眼中的“代步专车”。更重要的是,作为常规公交的补充,它们填补了“区域空白”,打通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随着401路的开通,厦门社区公交线路已增至28条。
盼了很多年
它终于来到“家门口”
“欢迎乘坐第一辆401路公交车。”当居民坐上红色约巴,401路驾驶员杨善军向他们表示欢迎,车厢内顿时响起了热烈掌声。
此次新开通的401路社区公交线路共设9个站,往返于悦海南苑北门与前埔公交场站换乘枢纽。居民到了BRT前埔枢纽站,不仅可换乘快3路、快5路、快6路、快9路等4条BRT快线,还可到旁边的“国贸新城”站换乘19路、28路、30路、109路、754路、949路等17条常规公交线路,辐射岛内主要客流集散点及岛外集美、同安、翔安三区主城区。
对社区公交的“好处”,居民廖女士深有体会。曾经,她要走到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附近才可以坐上公交,每次都得提早20分钟出门,而现在“再也不用走那么远了”。
黄厝社区党委书记林丽虹告诉记者,随着9月底悦海南苑小区交房,已有1500多名居民陆续返迁,“401路来得真及时!”鹭城巴士集团业务信息中心经理胡华为则表示,目前考虑到入住小区的居民还不是很多,投入了3台6米长的约巴。后期随着小区入住居民增多,公交集团还会对投放的车辆数进行调整。
“一切为了开通”
实现三年前的“约定”
401路的开通,背后是很多人的努力和期盼。
林丽虹告诉记者,三年前村子未拆迁时,考虑居民出行不便,社区就组织过多方调研,试图迁移车站,“但因道路条件所限而无法迁移”。随着居民陆续返迁,大家首先考虑的就是开通社区公交,“实现三年前的‘约定’”。
“9月29日周边配套的6条路段通车,10月中旬我们开始策划,各方到场勘察五六次,开了两次道路安全评估会。”胡华为说,在思明区政府、区市政园林局、滨海街道等单位支持下,公交集团多次协同区市政园林局、思明交警大队、黄厝社区等单位进行现场勘察,后期还对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如完善道路标识、转弯半径等,“一切为了开通社区公交”。
王女士曾是滨海街道黄厝新村的居民,三年前村子还未拆迁时,最令她头疼的就是坐公交了,“那时因为这里比较‘偏远’,居民到附近每个公交站至少要走10分钟”。如今,刚返迁的她得到好消息,“家门口”终于有社区公交了。“我从小区3号楼走到站点,发现用时还不到三分钟。”王女士说。
破解出行难点痛点
十年开通28条社区公交
为破解部分居民公交出行的“堵点”“痛点”“难点”,2013年,厦门首条社区公交线路应运而生。十年来,厦门公交集团对接各区街道、社区等单位,逐步推广社区公交,并结合地铁开通及客流变化,将部分线路优化升级为公交地铁接驳线或高峰专线。随着401路的开通,目前厦门已开通28条社区公交线路,其中湖里区14条、同安区5条、思明区及集美区各4条、翔安区1条,日均投放车辆144台,服务乘客约3.75万人次。
据统计,这28条社区公交线路中,日均客运量大于3000人次有4条,分别为湖里区的31路(原426路优化调整)、430路、431路及思明区的M39路(原401路优化调整)。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公交有效地扩大了公交覆盖面,填补了“区域空白”,提升了市民群众的出行效率,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不仅如此,随着“以轨道为核心、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网络和补充”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全市28条社区公交中近九成线路可接驳地铁或BRT站点,亦是主干公交线路的重要补充。
厦门社区公交之最
431路
全市首条社区公交线路
431路于2013年8月开通,线路开通初期主要为方便湖里区禾山街道禾盛、坂上、围里、枋湖、禾欣、岭下等6个社区的城中村居民出行。随着地铁3号线的开通及BRT快线换乘客流量逐年增多,且线路途经湖里创新园、市政务服务中心、五缘湾天虹、湖里万达广场、厦心医院等客流集中点,431路由开通时的6台7米公交车增至目前的9台,日均客运量超3000人次。
430路
客运量最高的社区公交线路
430路于2017年1月开通,是全市目前客运量最高的社区公交线路,日均客运量近5000人次,是全市首条投放10米公交车的社区公交线路。线路首末两端分别位于自贸区空港片区的万翔物流园及象屿园区的湖里竹坑,途经高崎、殿前、寨上、长乐等社区或城中村,同时可接驳地铁1号线殿前站、高崎站,是沿线社区居民及自贸区“通勤族”的重要出行选择。
M39路
(由原401路优化调整)
思明区首条社区公交
M39路前身为思明区第一条社区公交线路401路,于2016年5月开通,后与98路整合,并结合地铁2号线开通,优化升级为M39路,是思明区服务乘客最多的社区公交线路。线路以地铁2号线为中轴,辐射周边古楼、前埔南、塔埔、高林等社区及会展北、观音山两大商务区。
436路
湖里区唯一临崖社区公交
作为湖里区唯一一条临崖公交线路,436路于2014年12月开通。由于是唯一一条经过“路窄、弯多、坡多”的海山路的公交线路,436路一经开通,便成为东荣社区居民的“宠儿”。今年,在线路开通九周年之际,为方便东荣等社区居民往返邮轮母港片区,促进片区公交微循环的形成,436路改至邮轮母港公交场站始发,极大方便了乘客往返邮轮母港片区的海上世界综合体购物、游玩。
■本版图片 记者 雷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