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家乡曲串联两岸情 |
两岸同胞联合创作歌曲《马巷欢迎恁》MV在翔安发布 |
|
2023年12月19日·海西晨报·
第A08版
·
台商周刊
 |
两岸同胞同唱《马巷欢迎恁》。记者 潘薇 摄 |
|
晨报记者 潘薇
“闽南话,不倘放,祖先文化万古香……”12月14日,由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台南市文化协会会长周芷茹、翔安区文化馆副馆长王志鲲等人创作的闽南语歌曲及MV《马巷欢迎恁》在翔安举行MV首发仪式。动人心弦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唱出了对家乡的孺慕之情。
周芷茹说:“我们将这首歌放给台湾的朋友听后,大家都非常喜欢,对于厦门还保留这么多传统文脉及厦门新的城市文化魅力感到惊讶,也表达了要来厦门交流的意愿。”
歌曲展现翔安马巷新活力
现场,两岸同胞身姿摇曳,声情并茂地演绎着《马巷欢迎恁》。周芷茹介绍,这首歌曲以厦门市翔安区建区20周年为创作背景,讲述翔安马巷传统历史文脉,以及新面貌、新活力。歌词中“厦门花开来翔安,千年古镇是马巷”,描绘马巷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地理好介兴旺,生利往来四海通”,表现马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商业繁荣的景象;“老社里,新希望,人人打拼做典范,下南洋,过台湾,池王香火代代传”,展现了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和传承的信仰。
台胞周芷茹从2005年来到厦门,从事两岸文化交流10多年,感触颇深。她说:“当初会想创作这首歌,主要原因是福建是台湾同胞的原乡,但我发现还有很多台湾民众对福建不了解,而我的工作就是从历史文脉中去找到台湾与福建融合发展的酵母,‘以情促融’是我的初心,所以当时大家想说,写一首歌来增进彼此的合作和交流,让大家更了解闽台渊源。”
厦门青年作曲家王志鲲,是土生土长的翔安马巷人。看到台胞写出《马巷欢迎恁》的词,触动心灵,只用了3天时间就谱出这首曲。他说:“翔安的山水、马巷的文化底蕴给我很多灵感,希望能通过这首歌,书写两岸一家亲的情缘。”
一首歌唤起台胞思乡情
周芷茹表示,当她把这首歌分享给台湾岛内的好友时,也勾起了不少台胞的思乡之情。“‘很好听,思乡了!’我收到了好几条短信,朋友都是这么回复我的。”周芷茹说道,接下来她除了通过台湾社群媒体分享歌曲外,还将由台南市文化协会组织,在台湾各个宫庙前演唱。
记者发现,有一群台胞特别从台南来到厦门马巷参与此次活动。龚瑞祥就是其中一名,他的祖籍在厦门,听到亲切的闽南语歌曲时,也不由得唱出了心中对家乡深深的情感。龚瑞祥说:“我1954年在台湾出生之后,一直听着家里长辈讲述厦门的故事长大,1990年我就来厦门寻根,到处走走看看。闽南话就是我们家乡话,当我听到这首歌时,真的很感动。”
一首家乡曲串联两岸情
两岸同胞联合创作歌曲《马巷欢迎恁》MV在翔安发布
 |
两岸同胞同唱《马巷欢迎恁》。记者 潘薇 摄 |
|
晨报记者 潘薇
“闽南话,不倘放,祖先文化万古香……”12月14日,由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台南市文化协会会长周芷茹、翔安区文化馆副馆长王志鲲等人创作的闽南语歌曲及MV《马巷欢迎恁》在翔安举行MV首发仪式。动人心弦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唱出了对家乡的孺慕之情。
周芷茹说:“我们将这首歌放给台湾的朋友听后,大家都非常喜欢,对于厦门还保留这么多传统文脉及厦门新的城市文化魅力感到惊讶,也表达了要来厦门交流的意愿。”
歌曲展现翔安马巷新活力
现场,两岸同胞身姿摇曳,声情并茂地演绎着《马巷欢迎恁》。周芷茹介绍,这首歌曲以厦门市翔安区建区20周年为创作背景,讲述翔安马巷传统历史文脉,以及新面貌、新活力。歌词中“厦门花开来翔安,千年古镇是马巷”,描绘马巷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地理好介兴旺,生利往来四海通”,表现马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商业繁荣的景象;“老社里,新希望,人人打拼做典范,下南洋,过台湾,池王香火代代传”,展现了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和传承的信仰。
台胞周芷茹从2005年来到厦门,从事两岸文化交流10多年,感触颇深。她说:“当初会想创作这首歌,主要原因是福建是台湾同胞的原乡,但我发现还有很多台湾民众对福建不了解,而我的工作就是从历史文脉中去找到台湾与福建融合发展的酵母,‘以情促融’是我的初心,所以当时大家想说,写一首歌来增进彼此的合作和交流,让大家更了解闽台渊源。”
厦门青年作曲家王志鲲,是土生土长的翔安马巷人。看到台胞写出《马巷欢迎恁》的词,触动心灵,只用了3天时间就谱出这首曲。他说:“翔安的山水、马巷的文化底蕴给我很多灵感,希望能通过这首歌,书写两岸一家亲的情缘。”
一首歌唤起台胞思乡情
周芷茹表示,当她把这首歌分享给台湾岛内的好友时,也勾起了不少台胞的思乡之情。“‘很好听,思乡了!’我收到了好几条短信,朋友都是这么回复我的。”周芷茹说道,接下来她除了通过台湾社群媒体分享歌曲外,还将由台南市文化协会组织,在台湾各个宫庙前演唱。
记者发现,有一群台胞特别从台南来到厦门马巷参与此次活动。龚瑞祥就是其中一名,他的祖籍在厦门,听到亲切的闽南语歌曲时,也不由得唱出了心中对家乡深深的情感。龚瑞祥说:“我1954年在台湾出生之后,一直听着家里长辈讲述厦门的故事长大,1990年我就来厦门寻根,到处走走看看。闽南话就是我们家乡话,当我听到这首歌时,真的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