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专家加盟 为市民健康“加码” |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朱天刚专家工作室揭牌 |
|
2023年12月20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城市读本
 |
朱天刚教授专家工作室签约仪式在厦医附属二院举行。记者 叶嘉健 摄 |
|
 |
朱天刚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 记者 叶嘉健 摄 |
|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潘志明 高莹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健康杀手”,严重威胁百姓生命健康。为了让闽西南群众能就近求诊国内知名专家,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厦医附属二院”)特邀北京血管超声专家朱天刚教授加盟。近日,厦医附属二院朱天刚专家工作室揭牌,未来市民朋友们可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高水平心血管病专家的诊疗服务。
助力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12月15日上午,厦医附属二院举行朱天刚专家工作室揭牌仪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朱天刚,厦医附属二院院长刘永前等出席活动。
刘永前在致辞时表示,超声影像科是医院重要支撑科室,在各类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医院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朱天刚教授是国内心脏疾病领域和心脏超声诊断领域的著名专家,邀请朱教授在我院设立专家工作室,将助力我院超声影像科学科建设和能力提升,也会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医院将创造良好条件,全力支持专家工作。”刘永前希望,超声影像科借此契机,做好学科规划,增强项补短板,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朱天刚说:“近年来,厦医附属二院超声影像科发展得很快,已在闽西南地区形成一定影响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科室在心肌生血造影技术、心脏彩超诊断技术、协助心脏介入手术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朱天刚还表示,接下来他将定期来到厦医附属二院,开展会诊、查房、病例讨论、科研课题设计、临床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把高质量诊断服务带给患者
据介绍,超声影像科现有工作人员33人,其中医师23人(含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4人、主治医师11人、住院医师4人)、技师1人、文员9人。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工作人员中,还有10人有硕士学位。
作为临床医生的眼睛,科室全体医生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严把诊断质量关,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则,十几年来患者年检查量约23万人次,却未发生过一起重大事故。科室争先创优,曾获“2010-2011年度厦门市青年文明号”,2013年荣获“厦门市巾帼文明示范岗”,2022年荣获“厦门医学院优秀教研室”。
近年来,在熊润青主任的带领下,科室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陆续开展三维超声、腔内超声、肺部超声、重症超声、食道超声、肌骨超声、黑质超声、介入超声、盆底超声等业务,并推动超声技术与临床医学融合发展,把高质量的医学诊断服务带给闽西南百姓。
科室不断锤炼技术,包括“针尖上的医术”介入超声技术。介入超声是一种微创诊断及微创治疗的技术,其在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可完成各种穿刺活检、造影以及插管、抽吸、注药治疗等操作,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当的效果。由于是在超声设备的实时引导下穿刺,其可避免损伤重要毗邻结构,直达病灶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具有精准、微创、安全、痛苦小、疗效好等优点,符合当代医学诊疗理念。该技术使患者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的痛苦,有效避免“盲穿”,已成为微创领域的支撑技术之一。
相关链接
建设18个专家工作室
76名专家提供服务
资料显示,厦医附属二院近年来出台院级重点学科专项扶持政策,遴选了8个院级重点学科和十项特色技术进行培育,超声影像科就是其中之一;同时通过柔性引进方式,与国内名医团队合作共建“专家工作室”,目前在建项目共18个,76名国内知名专家长期指导医院学科建设,不仅助推医院各学科快速发展,提升了医院整体实力,也让厦门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国内各学科顶级专家的医疗服务。
专家名片
朱天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超声心动图室负责人,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在超声心动图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作为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副主席,积极组织国内同行参加国际交流,参与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组织的多项全球多中心研究,并组织“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多中心研究”“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多中心研究”等;组织和参与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和肿瘤心脏病学多个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撰写工作;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与他人合著和参编心血管专著和研究生教材二十余部;已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 》《Heart Rhythm》《Circulation》《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50余篇。
熊润青 主任医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影像科行政主任,超声影像科学科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厦门市重点引进人才,厦门市直机关“三八红旗手”。现任福建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委员、福建省法学会医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分会常委、福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委员、海峡两岸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专委会委员、厦门市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医师学会超声分会常委、厦门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超声分会常委。
北京专家加盟 为市民健康“加码”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朱天刚专家工作室揭牌
 |
朱天刚教授专家工作室签约仪式在厦医附属二院举行。记者 叶嘉健 摄 |
|
 |
朱天刚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 记者 叶嘉健 摄 |
|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潘志明 高莹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健康杀手”,严重威胁百姓生命健康。为了让闽西南群众能就近求诊国内知名专家,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厦医附属二院”)特邀北京血管超声专家朱天刚教授加盟。近日,厦医附属二院朱天刚专家工作室揭牌,未来市民朋友们可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高水平心血管病专家的诊疗服务。
助力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12月15日上午,厦医附属二院举行朱天刚专家工作室揭牌仪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朱天刚,厦医附属二院院长刘永前等出席活动。
刘永前在致辞时表示,超声影像科是医院重要支撑科室,在各类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医院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朱天刚教授是国内心脏疾病领域和心脏超声诊断领域的著名专家,邀请朱教授在我院设立专家工作室,将助力我院超声影像科学科建设和能力提升,也会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医院将创造良好条件,全力支持专家工作。”刘永前希望,超声影像科借此契机,做好学科规划,增强项补短板,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朱天刚说:“近年来,厦医附属二院超声影像科发展得很快,已在闽西南地区形成一定影响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科室在心肌生血造影技术、心脏彩超诊断技术、协助心脏介入手术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朱天刚还表示,接下来他将定期来到厦医附属二院,开展会诊、查房、病例讨论、科研课题设计、临床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把高质量诊断服务带给患者
据介绍,超声影像科现有工作人员33人,其中医师23人(含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4人、主治医师11人、住院医师4人)、技师1人、文员9人。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工作人员中,还有10人有硕士学位。
作为临床医生的眼睛,科室全体医生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严把诊断质量关,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则,十几年来患者年检查量约23万人次,却未发生过一起重大事故。科室争先创优,曾获“2010-2011年度厦门市青年文明号”,2013年荣获“厦门市巾帼文明示范岗”,2022年荣获“厦门医学院优秀教研室”。
近年来,在熊润青主任的带领下,科室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陆续开展三维超声、腔内超声、肺部超声、重症超声、食道超声、肌骨超声、黑质超声、介入超声、盆底超声等业务,并推动超声技术与临床医学融合发展,把高质量的医学诊断服务带给闽西南百姓。
科室不断锤炼技术,包括“针尖上的医术”介入超声技术。介入超声是一种微创诊断及微创治疗的技术,其在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可完成各种穿刺活检、造影以及插管、抽吸、注药治疗等操作,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当的效果。由于是在超声设备的实时引导下穿刺,其可避免损伤重要毗邻结构,直达病灶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具有精准、微创、安全、痛苦小、疗效好等优点,符合当代医学诊疗理念。该技术使患者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的痛苦,有效避免“盲穿”,已成为微创领域的支撑技术之一。
相关链接
建设18个专家工作室
76名专家提供服务
资料显示,厦医附属二院近年来出台院级重点学科专项扶持政策,遴选了8个院级重点学科和十项特色技术进行培育,超声影像科就是其中之一;同时通过柔性引进方式,与国内名医团队合作共建“专家工作室”,目前在建项目共18个,76名国内知名专家长期指导医院学科建设,不仅助推医院各学科快速发展,提升了医院整体实力,也让厦门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国内各学科顶级专家的医疗服务。
专家名片
朱天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超声心动图室负责人,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在超声心动图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作为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副主席,积极组织国内同行参加国际交流,参与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组织的多项全球多中心研究,并组织“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多中心研究”“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障碍多中心研究”等;组织和参与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和肿瘤心脏病学多个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撰写工作;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与他人合著和参编心血管专著和研究生教材二十余部;已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 》《Heart Rhythm》《Circulation》《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50余篇。
熊润青 主任医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影像科行政主任,超声影像科学科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厦门市重点引进人才,厦门市直机关“三八红旗手”。现任福建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委员、福建省法学会医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分会常委、福建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委员、海峡两岸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专委会委员、厦门市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医师学会超声分会常委、厦门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超声分会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