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近”社区 个税服务“邻”距离 |
厦门市税务局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实践政税企“近邻”党建共治模式 |
|
2023年12月28日·海西晨报·
第A08版
·
城市读本
晨报记者 白若雪 通讯员 黄河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已于12月1日开始,将于12月31日截止。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七项。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确认下一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的准确与否,事关纳税人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厦门市税务局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理念,探索实践政税企“近邻”党建共治模式,用心用情抓好政策落实,利用税收大数据实现“政策找人”,并通过“远程帮办”为纳税人提供线上辅导,确保广大纳税人及时准确填报,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与“邻”同行
系统集成强党建
“通过‘楼宇党建’平台,街道、税务和企业三方实现无障碍沟通,个税优惠政策精准滴灌到企业,大家都是受益者。”翔安区金海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党建服务科科长李晨深有感触。
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嵌入”“巧妙结合”,探索打造贯通市局、区局、税务所纵向三级,地方党政、社区、经营主体等横向多方的立体化党建网络。翔安区税务局发挥区局办公楼宇周边政企单位集中优势,会同街道办、派出所、大型国企等楼宇内党组织,形成轮值联席共治、开放整合共享、深度融合共建、全面互促共赢的楼宇“近邻”党建工作机制,指导纳税人用足用好个人所得税优惠。
“资深政策专家上门‘一对一’辅导,这样的党建活动很有质量。”厦门创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永枝说。厦门市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和财产行为税处党支部和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行业发展处党支部定期开展联合党日活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入,深入相关企业,围绕招商引资、上市辅导开展政策辅导。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通,用好“条”“块”两种资源,探索构建新党建联建模式,在吸引新兴产业集群、风险投资基金落户,指导企业消除堵点、解决难点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锋堡垒作用。
借“邻”发力
规范便捷优服务
“个税政策涉及千家万户,和自然人的利益休戚相关,情况又各不相同,要辅导到位,并不容易。”位于火炬高新区的厦门纳龙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卢彩容感叹。
税务部门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服务中心原有便民服务点的场所、设备、人员等资源,提升政策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组建“1(税务人员)+N(社区网格员)”的服务团队,在党团员先锋工作团队带领下,对网格员开展专题培训,近距离、面对面帮助居民解答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等较简单的税费问题,提升基层前端办税服务能力。遇到特殊疑难问题,纳税人可连线税务部门,税务部门通过线上辅导、远程帮办,用个性化兜底服务帮助特殊人群迈过“数字鸿沟”。
在此基础上,税务部门依托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产业化、全链条管理优势,为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精准推送税收优惠政策,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符合条件的远洋船员可以依法享受优惠政策,但受联系不便等因素制约,政策辅导始终是老大难问题。税务部门依托党建共建平台,通过船东协会向船运企业推送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辅导船员正确填报个人信息。
推己及“邻”
智慧高效惠民生
个人所得税涉及人群多、分布散、覆盖面广,如何提高政策辅导效率?税务部门给出答案:用好税收大数据,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针对建筑企业、劳务公司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强的特点,税务部门会同建筑劳务协会等行业组织,精准开展个人所得税申报“三提醒”工作,新员工入职提醒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员工信息变化提醒更新扣除,员工离职提醒维护基础数据,对员工从入职到离职全过程持续服务,方便扣缴单位和纳税人及时了解个税新政、准确填报、修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税务部门很用心,辅导很到位。”厦门市建筑劳务协会工作人员王晓峰说。
为更加精准对接纳税人缴费人税费诉求,厦门税务不断深挖税收大数据潜能。2022年,国家出台个税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厦门税务迅速协调卫健、医保部门和各大医院,仅用10天时间就实现填报该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定制化宣传辅导全覆盖。今年8月底,“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政策出台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向纳税人精准发送“个性化”提示短信,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党建引领“近”社区 个税服务“邻”距离
厦门市税务局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实践政税企“近邻”党建共治模式
晨报记者 白若雪 通讯员 黄河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已于12月1日开始,将于12月31日截止。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七项。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确认下一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的准确与否,事关纳税人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厦门市税务局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理念,探索实践政税企“近邻”党建共治模式,用心用情抓好政策落实,利用税收大数据实现“政策找人”,并通过“远程帮办”为纳税人提供线上辅导,确保广大纳税人及时准确填报,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与“邻”同行
系统集成强党建
“通过‘楼宇党建’平台,街道、税务和企业三方实现无障碍沟通,个税优惠政策精准滴灌到企业,大家都是受益者。”翔安区金海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党建服务科科长李晨深有感触。
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嵌入”“巧妙结合”,探索打造贯通市局、区局、税务所纵向三级,地方党政、社区、经营主体等横向多方的立体化党建网络。翔安区税务局发挥区局办公楼宇周边政企单位集中优势,会同街道办、派出所、大型国企等楼宇内党组织,形成轮值联席共治、开放整合共享、深度融合共建、全面互促共赢的楼宇“近邻”党建工作机制,指导纳税人用足用好个人所得税优惠。
“资深政策专家上门‘一对一’辅导,这样的党建活动很有质量。”厦门创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永枝说。厦门市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和财产行为税处党支部和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行业发展处党支部定期开展联合党日活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入,深入相关企业,围绕招商引资、上市辅导开展政策辅导。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通,用好“条”“块”两种资源,探索构建新党建联建模式,在吸引新兴产业集群、风险投资基金落户,指导企业消除堵点、解决难点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锋堡垒作用。
借“邻”发力
规范便捷优服务
“个税政策涉及千家万户,和自然人的利益休戚相关,情况又各不相同,要辅导到位,并不容易。”位于火炬高新区的厦门纳龙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卢彩容感叹。
税务部门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服务中心原有便民服务点的场所、设备、人员等资源,提升政策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组建“1(税务人员)+N(社区网格员)”的服务团队,在党团员先锋工作团队带领下,对网格员开展专题培训,近距离、面对面帮助居民解答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等较简单的税费问题,提升基层前端办税服务能力。遇到特殊疑难问题,纳税人可连线税务部门,税务部门通过线上辅导、远程帮办,用个性化兜底服务帮助特殊人群迈过“数字鸿沟”。
在此基础上,税务部门依托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产业化、全链条管理优势,为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精准推送税收优惠政策,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符合条件的远洋船员可以依法享受优惠政策,但受联系不便等因素制约,政策辅导始终是老大难问题。税务部门依托党建共建平台,通过船东协会向船运企业推送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辅导船员正确填报个人信息。
推己及“邻”
智慧高效惠民生
个人所得税涉及人群多、分布散、覆盖面广,如何提高政策辅导效率?税务部门给出答案:用好税收大数据,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针对建筑企业、劳务公司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强的特点,税务部门会同建筑劳务协会等行业组织,精准开展个人所得税申报“三提醒”工作,新员工入职提醒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员工信息变化提醒更新扣除,员工离职提醒维护基础数据,对员工从入职到离职全过程持续服务,方便扣缴单位和纳税人及时了解个税新政、准确填报、修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税务部门很用心,辅导很到位。”厦门市建筑劳务协会工作人员王晓峰说。
为更加精准对接纳税人缴费人税费诉求,厦门税务不断深挖税收大数据潜能。2022年,国家出台个税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厦门税务迅速协调卫健、医保部门和各大医院,仅用10天时间就实现填报该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定制化宣传辅导全覆盖。今年8月底,“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政策出台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向纳税人精准发送“个性化”提示短信,受到社会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