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3日·海西晨报·
第A01版
·
封面
●厦门昨发布霜冻蓝色预警信号,今日最低气温6℃
●受寒潮天气影响,今日厦门火车站多趟列车停运
·A3·
晨报讯(记者 曾昊然)“真冷啊,有点受不了!”昨天寒潮开始发威,厦门开启“冻感时刻”,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许多市民都感觉到彻骨的寒意。昨天厦门还出现早晨暖、午后冷的“气温倒挂”现象,截至昨天16时,厦门本站最低气温只有9.7℃,岛外局部地区更是出现了0℃以下的气温,刷新了今年以来的最低气温纪录。市气象台1月22日8时57分发布了今年首个霜冻蓝色预警信号。
据了解,受寒潮影响,南平、三明、宁德等地已出现降雪、结冰等现象。那么,厦门会下雪吗?答案是:有可能!市气象台表示,受强冷空气影响,今天厦门气温进一步下降,市区最高气温只有10℃左右,最低气温降至6℃左右,继续刷新今年气温最低纪录;同时可能出现阴雨天气,高海拔山区甚至可能出现降雨或雨夹雪。本轮冷空气过程最低气温出现在明日清晨,岛内及岛外城区最低气温可达4℃-7℃,岛外靠山地区可达0℃-3℃,其余镇街可达2℃-4℃,高海拔山区可达-4℃-0℃。冷空气将给厦门带来强劲的东北大风,其中沿海风力可达7-10级。
那么,什么时候大家才能“解冻”呢?其实就在后天。气象专家预测,从25日开始,随着冷空气减弱,厦门气温开始回升,风力也逐渐减小,到29日市区最高气温可回升到20℃左右,体感会温暖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从明天开始,厦门天气都是以晴到多云为主,适合大家洗晒衣物、出门游玩。
相关新闻
受寒潮影响厦门火车站多趟列车停运
晨报讯(记者 柯小娇)1月22日,受寒潮影响,江西南昌、九江、鹰潭等地普降中到大雪,途经南昌、南昌西、九江、鹰潭等车站的部分旅客列车不同程度晚点。记者从厦门火车站了解到,1月23日,由厦门北站开出的D3288次、D3274次、D6530次、G1679次以及由厦门站、厦门北站开出的G1680次停运。请旅客朋友及时了解列车开行情况,合理安排行程。
特写
植物保暖妙招多
搭“新房”,穿“白衣”……为了让植物能够从容应对低温,近日,厦门一些管养单位放出“大招”。此外,随着气温下降,同安白交祠村等高山村村民忙碌起来,通过“盖被子”等措施为农作物防寒防冻。
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奇趣植物区内,有两棵树被早早安排住进了“新房”,这是一种可以遮风挡雨的暖棚。据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景观营造展览科工作人员张真珍介绍,这两棵树为棕榈科丝葵属乔木植物老人葵,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等地,不适宜低温生长。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园方才能将暖棚拆掉。
植物园的其他植物是否也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对此,张真珍表示:“植物园内的植物大多已适应了厦门气候条件,都可以正常在室外过冬。”
近段时间有细心的市民留意到,厦门不少行道树都穿上了“白衣”(刷上涂白剂),以达到保暖的效果。据相关管养单位工作人员介绍,为树木刷上涂白剂,可起到防树干冻裂、杀菌、杀虫等效果。对于一些不耐寒的植物,他们还会在植物表面再覆盖一层保温罩。
白交祠村村民李秋莲十分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到气温将持续走低后,21日傍晚她就拿出家中没用的塑料袋,挨个给田里的花菜、佛手瓜等作物套上。“不只是李秋莲,村民为了给蔬菜保暖妙招频出,如采用黑色网布、干稻草等覆盖作物等。”白交祠村选调生李炳财告诉记者。
(记者 仇慧亮 林燕萍)
雨雾凇奇观现山间
受寒潮影响,22日午后,泉州德化、永春一些高海拔山区气温降至0℃以下,并伴有小雨。当天17时左右,德化九仙山出现雨雾凇奇观。
据九仙山气象站副站长杨庆波介绍,随着气温下降,今明两天九仙山的雨雾凇奇观还会持续,这期间九仙山及附近的石牛山等地将会形成一幅气势恢宏的林海雪原画卷。
(特派泉州记者 万代辉)
健康提醒
寒风瑟瑟 小孩老人要小心
“天气寒冷,适合病毒生存、传播。”厦门市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李联侨介绍,近期门诊以呼吸道疾病患儿为主,不少患儿存在各类呼吸道病原交替感染的情况。李联侨表示,孩子发烧后如果精神状态不错,可以先在家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反复发烧两三天,精神不好、吃不下东西,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一下。李联侨提醒,这段时间气温变化大,家长要注意及时给孩子增添衣物,平时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做好防护措施。
除了到医院,还有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嘉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负责人杨燕燕介绍,该中心近期夜间门诊量有着明显增加,其中14岁以下学生群体占很大比例。杨燕燕特别提醒,大家去夜间门诊就医的路上尤其要注意防风保暖,以免加重病情。
除了小朋友,当下老年人也要格外小心。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陈治卿介绍,气温骤降使人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血压上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原本就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更要警惕脑中风和心肌梗塞等疾病。近期老年朋友要注意关注自己的血压和心率,如出现头晕、耳鸣、胸闷、心慌、胸痛等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记者 黄伊娜 周莉)
寒潮发威,“冻未条”!
●厦门昨发布霜冻蓝色预警信号,今日最低气温6℃
●受寒潮天气影响,今日厦门火车站多趟列车停运
·A3·
晨报讯(记者 曾昊然)“真冷啊,有点受不了!”昨天寒潮开始发威,厦门开启“冻感时刻”,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许多市民都感觉到彻骨的寒意。昨天厦门还出现早晨暖、午后冷的“气温倒挂”现象,截至昨天16时,厦门本站最低气温只有9.7℃,岛外局部地区更是出现了0℃以下的气温,刷新了今年以来的最低气温纪录。市气象台1月22日8时57分发布了今年首个霜冻蓝色预警信号。
据了解,受寒潮影响,南平、三明、宁德等地已出现降雪、结冰等现象。那么,厦门会下雪吗?答案是:有可能!市气象台表示,受强冷空气影响,今天厦门气温进一步下降,市区最高气温只有10℃左右,最低气温降至6℃左右,继续刷新今年气温最低纪录;同时可能出现阴雨天气,高海拔山区甚至可能出现降雨或雨夹雪。本轮冷空气过程最低气温出现在明日清晨,岛内及岛外城区最低气温可达4℃-7℃,岛外靠山地区可达0℃-3℃,其余镇街可达2℃-4℃,高海拔山区可达-4℃-0℃。冷空气将给厦门带来强劲的东北大风,其中沿海风力可达7-10级。
那么,什么时候大家才能“解冻”呢?其实就在后天。气象专家预测,从25日开始,随着冷空气减弱,厦门气温开始回升,风力也逐渐减小,到29日市区最高气温可回升到20℃左右,体感会温暖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从明天开始,厦门天气都是以晴到多云为主,适合大家洗晒衣物、出门游玩。
相关新闻
受寒潮影响厦门火车站多趟列车停运
晨报讯(记者 柯小娇)1月22日,受寒潮影响,江西南昌、九江、鹰潭等地普降中到大雪,途经南昌、南昌西、九江、鹰潭等车站的部分旅客列车不同程度晚点。记者从厦门火车站了解到,1月23日,由厦门北站开出的D3288次、D3274次、D6530次、G1679次以及由厦门站、厦门北站开出的G1680次停运。请旅客朋友及时了解列车开行情况,合理安排行程。
特写
植物保暖妙招多
搭“新房”,穿“白衣”……为了让植物能够从容应对低温,近日,厦门一些管养单位放出“大招”。此外,随着气温下降,同安白交祠村等高山村村民忙碌起来,通过“盖被子”等措施为农作物防寒防冻。
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奇趣植物区内,有两棵树被早早安排住进了“新房”,这是一种可以遮风挡雨的暖棚。据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景观营造展览科工作人员张真珍介绍,这两棵树为棕榈科丝葵属乔木植物老人葵,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等地,不适宜低温生长。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园方才能将暖棚拆掉。
植物园的其他植物是否也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对此,张真珍表示:“植物园内的植物大多已适应了厦门气候条件,都可以正常在室外过冬。”
近段时间有细心的市民留意到,厦门不少行道树都穿上了“白衣”(刷上涂白剂),以达到保暖的效果。据相关管养单位工作人员介绍,为树木刷上涂白剂,可起到防树干冻裂、杀菌、杀虫等效果。对于一些不耐寒的植物,他们还会在植物表面再覆盖一层保温罩。
白交祠村村民李秋莲十分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到气温将持续走低后,21日傍晚她就拿出家中没用的塑料袋,挨个给田里的花菜、佛手瓜等作物套上。“不只是李秋莲,村民为了给蔬菜保暖妙招频出,如采用黑色网布、干稻草等覆盖作物等。”白交祠村选调生李炳财告诉记者。
(记者 仇慧亮 林燕萍)
雨雾凇奇观现山间
受寒潮影响,22日午后,泉州德化、永春一些高海拔山区气温降至0℃以下,并伴有小雨。当天17时左右,德化九仙山出现雨雾凇奇观。
据九仙山气象站副站长杨庆波介绍,随着气温下降,今明两天九仙山的雨雾凇奇观还会持续,这期间九仙山及附近的石牛山等地将会形成一幅气势恢宏的林海雪原画卷。
(特派泉州记者 万代辉)
健康提醒
寒风瑟瑟 小孩老人要小心
“天气寒冷,适合病毒生存、传播。”厦门市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李联侨介绍,近期门诊以呼吸道疾病患儿为主,不少患儿存在各类呼吸道病原交替感染的情况。李联侨表示,孩子发烧后如果精神状态不错,可以先在家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反复发烧两三天,精神不好、吃不下东西,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一下。李联侨提醒,这段时间气温变化大,家长要注意及时给孩子增添衣物,平时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做好防护措施。
除了到医院,还有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嘉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负责人杨燕燕介绍,该中心近期夜间门诊量有着明显增加,其中14岁以下学生群体占很大比例。杨燕燕特别提醒,大家去夜间门诊就医的路上尤其要注意防风保暖,以免加重病情。
除了小朋友,当下老年人也要格外小心。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陈治卿介绍,气温骤降使人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血压上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原本就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更要警惕脑中风和心肌梗塞等疾病。近期老年朋友要注意关注自己的血压和心率,如出现头晕、耳鸣、胸闷、心慌、胸痛等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记者 黄伊娜 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