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觉灵敏办事高效做强“大脑”做精“小脑” |
翔安公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民警彭智翔调度指挥有力,提升市民安全感 |
| ||
| ||
| ||
|
人物名片
彭智翔,男,湖南人,1982年出生,2004年毕业于湖南警察学院刑事技术专业。2005年参加工作,现任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指挥调度科科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3次。
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于鲁川
2月2日凌晨2时许,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接到报警,称在厦务工的小陈在一次家庭矛盾后一直联系不上,小陈家人都在省外,十分着急。指挥情报中心指挥调度科科长彭智翔立即通知辖区民警火速前往小陈暂住处找人,并同步调查当事人相关信息。现场民警合理分工,不到3小时就找到当事人,并联系上他的家人。
这起处警结束后,彭智翔并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开展其他警情的研判工作,和负责通联的民警对接沟通,及时将当日的接处警情况汇报上级……这是彭智翔的工作常态,也是翔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民警们的工作常态。“今天值班算顺利了,没什么重大案件发生,也没有需要多部门协调的。”彭智翔笑着说。
灵敏高效
让警情处置有速度
接警、记录、调度、派警、回访……走进翔安公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大厅,秩序井然且繁忙。在大厅的一侧角落,彭智翔正在接听报警电话,他调度指挥警力,为市民排忧解难。
“每逢遇到急、难、险的重大突发警情,我们指挥情报中心就如同‘智慧大脑’一般,第一时间发出指令,居中指挥调度,牵一发而动全身。”彭智翔深知自己的工作职责和重要性,他总是第一时间做好接处警、信息预警、研判分析、指挥调度等工作,干劲十足。
去年4月17日,翔安公安分局转接到外省某市110信息,群众报警称其表弟欲服药轻生,具体位置不详。接报后,根据报警人提供的两张照片,彭智翔立即开展查找工作。“一张照片底色很黑,没有有效信息,另一张则是一条划有待停区的马路,可这样有待停区的马路在翔安有很多条。”彭智翔刚开始没找到线索,但他没有急于排查马路,而是再仔细查看照片,很快注意到照片角度一个建筑物外侧的灯带。“这个灯带眼熟……我知道在哪个酒店了!”
彭智翔通过冷静、灵敏、精准的分析研判,快速找到当事人所在酒店,中心值班员迅速通过可视化平台调度附近巡逻警力开展查找,很快找到了轻生男子,并联系120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因抢救及时,该男子脱离了生命危险。
作为分局的“大脑中枢”,彭智翔虽然不与群众和犯罪嫌疑人直接面对面,但他和其他民辅警用24小时的日夜坚守、时刻待命、积极响应的工作态度,在话筒、屏幕的另一端用心守护着“平安翔安”。
握指成拳 让警力出击有力度
去年3月,CBA全明星周末在凤凰体育馆成功举办,近18000名观众观看比赛;去年9月,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在厦门白鹭体育场举办,吸引了3万名观众入场观看……这些赛事举办地都在翔安,层级越高的赛事,对安保要求也相应更高。每次大赛举办时,彭智翔根本没机会到比赛现场享受视觉盛宴,他需盯着来自比赛现场的上百个屏幕,负责警力调度和勤务部署,为赛事安全保驾护航。
“守护‘平安翔安’,绝不是一场单打独斗,需要各派出所、各部门握指成拳、共同努力,才能让警力出击更有力度。”在彭智翔看来,除了做强“大脑”,情报指挥中心还应做精“小脑”。目前翔安分局8个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作为接报流转群众报警求助和上级指令的“大脑中枢”,彭智翔自分局开展“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以来,不断探索“两队一室”中综合指挥室的运行机制和规范。“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其实就是分局指挥情报中心在各个派出所的支点,每个月我都要到8个所里转一圈,和大家探讨下警情处置、情报研判、勤务督导、视频巡查相关工作。”彭智翔说,现在民警处理警情,从单兵作战变为团队作战。指挥中心、社区民警、巡防工作人员等都会助力民警出警。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就像一个后台参谋,会第一时间把有价值的信息发给民警。
凭借对全局中心业务工作和勤务安排了如指掌,彭智翔精心指导各所在预防、指挥调度、质效运行上找问题、提对策、树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厦门市公安局综合指挥室集中办公区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就选在翔安召开,这无疑是对翔安基层警务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彭智翔这位“参谋助手”的另一种嘉奖。
精准巡防
让百姓对安全有感觉
成就有目共睹,问题也不容忽视。彭智翔很喜欢复盘总结,复盘什么呢?接处警的过程是否规范,报警人是否重复报警,下一步有哪些方面需要强化……去年年初,通过复盘,彭智翔发现辖区巡防力量不够,也较为分散,针对性不强,管理粗放。
作为指挥情报中心的民警,彭智翔脑海中有一张大网。对于所有安保警力的实时位置和部署情况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确保接报警情和突发案件时能够即时精准快速地调度处置。去年4月,他牵头制定50条巡防线路,做到重点目标、区域、时段全覆盖。彭智翔说:“我们要求各派出所派出不少于30%的辅警力量参与巡防,至少两人为一组组建巡逻队伍。”
“1号线步巡、车巡线路要做适当调整,覆盖重点区位。”去年开始,按照“定人、定岗、定线”的要求,彭智翔就指导督促各派出所和巡特警反恐大队、交警大队制定巡防线路。马巷街道作为人流量较大的街道,就有7条巡防线路,就像公交车线路一样,每条线路做到重点目标、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全覆盖。
“每天都能看到社区民警、巡警、交警等在附近巡逻,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都在巡,我们再晚回家都很安心。”家住马巷街道古街附近的居民陈阿姨说。
的确,翔安公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组织交警、巡特警在进入翔安城区方向主干道开展武装设卡盘查,强化警力震慑。行动至今,共组织警力12万余次,巡防战果1100余条……不难看出,50条巡防路线的制定如同一张大网,不仅提升了公安内部治安风险感知力,也让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