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茶为媒 微宣讲接地气冒热气 |
翔安区金海街道鼓岩社区探索“书记茶庄”机制,围绕民情民意解难题 |
|
2024年02月08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城市读本
 |
鼓岩社区通过“书记茶庄”倾听群众声音,宣讲党的政策理论。 |
|
晨报记者 张雅雯 通讯员 刘子轩
一壶茶水、一张长桌、几把座椅……在翔安区金海街道鼓岩社区的小区里,每月总能看到这样一幕:书记和居民一起围炉煮茶,在交友话仙中,一边倾听群众声音,一边宣讲党的政策理论,在生动有趣的对话、循循善诱的解答中和群众打成一片。
近年来,为深化和创新推进基层宣讲工作,翔安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源优势,拓展宣讲阵地、创新宣讲方式,在金海街道鼓岩社区探索运行“书记茶庄”机制,打造“宣讲微阵地”,以“小话题”讲好“大理论”,以“小故事”讲活“大道理”,以“小视角”讲透“大主题”。
探索理论宣讲新模式
翔安区金海街道鼓岩社区于2016年底成立,是厦门首期保障房地铁社区之一,也是福建省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共有7个小区,常住人口近2万人。
保障性住房社区住户来自五湖四海,人口密度高,治理难度较大。彭天河作为鼓岩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刚上任时便开始思考如何敲响社区与居民群众的“同心鼓”,实现有事说在“家门口”、有政策学在“家门口”,拉近群众与理论的距离,推动基础理论宣讲 “有高度”“接地气”。
“呷茶、话仙是闽南人放松自己、修身养性的方式,也是闽南人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彭天河说,闽南人好客,入户走访时,居民都会泡上一壶茶,大家一起喝茶聊天,说放心话、真心话。
于是,鼓岩社区于2017年探索运行“书记茶庄”机制,将小区中庭、楼道、活动室、架空层等场所变成社区书记“围炉煮茶”、畅听群众心声、宣讲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以“做实事+宣讲”的方式,为群众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压”,同时倾听民意,为群众实际困难解“题”。
将宣讲与惠民相结合
宣讲效果好不好,关键看能否解决群众的问题,回应他们的诉求。多年来,鼓岩社区以“书记茶庄”机制为抓手,带着感情将理论宣讲、政策措施传达给辖区居民。
“小区内能否为老人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居住证应该如何办理?”……此外,鼓岩社区将服务与宣讲相结合,对居民在“书记茶庄”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记录并及时促进解决。
2021年,厦门地铁3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洋塘居住区的许多居民反映,他们离鼓锣地铁站直线距离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因小区外绿化带阻挡,不得不绕路前往。针对该问题,鼓岩社区与相关单位积极沟通、协调,在多个单位的配合下,小区外部分绿化带被改造成爱心路,让居民仅需3分钟就可抵达地铁站。
值得一提的是,设立“爱心路”是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书记茶庄”已收集到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社区治理的金点子共205条,解决问题180条,包括设立卫生所、棋牌室,增设健身器材、宠物便便箱等,令群众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鼓岩社区也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厦门市“近邻党建先进社区”、“近邻党建先进小区党支部”等荣誉。
不难看出,围绕居民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开展宣讲,在宣讲中想法子、找对策,这样的宣讲更接地气、冒热气。
以茶为媒 微宣讲接地气冒热气
翔安区金海街道鼓岩社区探索“书记茶庄”机制,围绕民情民意解难题
 |
鼓岩社区通过“书记茶庄”倾听群众声音,宣讲党的政策理论。 |
|
晨报记者 张雅雯 通讯员 刘子轩
一壶茶水、一张长桌、几把座椅……在翔安区金海街道鼓岩社区的小区里,每月总能看到这样一幕:书记和居民一起围炉煮茶,在交友话仙中,一边倾听群众声音,一边宣讲党的政策理论,在生动有趣的对话、循循善诱的解答中和群众打成一片。
近年来,为深化和创新推进基层宣讲工作,翔安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源优势,拓展宣讲阵地、创新宣讲方式,在金海街道鼓岩社区探索运行“书记茶庄”机制,打造“宣讲微阵地”,以“小话题”讲好“大理论”,以“小故事”讲活“大道理”,以“小视角”讲透“大主题”。
探索理论宣讲新模式
翔安区金海街道鼓岩社区于2016年底成立,是厦门首期保障房地铁社区之一,也是福建省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共有7个小区,常住人口近2万人。
保障性住房社区住户来自五湖四海,人口密度高,治理难度较大。彭天河作为鼓岩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刚上任时便开始思考如何敲响社区与居民群众的“同心鼓”,实现有事说在“家门口”、有政策学在“家门口”,拉近群众与理论的距离,推动基础理论宣讲 “有高度”“接地气”。
“呷茶、话仙是闽南人放松自己、修身养性的方式,也是闽南人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彭天河说,闽南人好客,入户走访时,居民都会泡上一壶茶,大家一起喝茶聊天,说放心话、真心话。
于是,鼓岩社区于2017年探索运行“书记茶庄”机制,将小区中庭、楼道、活动室、架空层等场所变成社区书记“围炉煮茶”、畅听群众心声、宣讲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以“做实事+宣讲”的方式,为群众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压”,同时倾听民意,为群众实际困难解“题”。
将宣讲与惠民相结合
宣讲效果好不好,关键看能否解决群众的问题,回应他们的诉求。多年来,鼓岩社区以“书记茶庄”机制为抓手,带着感情将理论宣讲、政策措施传达给辖区居民。
“小区内能否为老人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居住证应该如何办理?”……此外,鼓岩社区将服务与宣讲相结合,对居民在“书记茶庄”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记录并及时促进解决。
2021年,厦门地铁3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洋塘居住区的许多居民反映,他们离鼓锣地铁站直线距离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因小区外绿化带阻挡,不得不绕路前往。针对该问题,鼓岩社区与相关单位积极沟通、协调,在多个单位的配合下,小区外部分绿化带被改造成爱心路,让居民仅需3分钟就可抵达地铁站。
值得一提的是,设立“爱心路”是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书记茶庄”已收集到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社区治理的金点子共205条,解决问题180条,包括设立卫生所、棋牌室,增设健身器材、宠物便便箱等,令群众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鼓岩社区也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厦门市“近邻党建先进社区”、“近邻党建先进小区党支部”等荣誉。
不难看出,围绕居民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开展宣讲,在宣讲中想法子、找对策,这样的宣讲更接地气、冒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