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强: |
AI比拼的终点是算力 |
| ||
| ||
| ||
|
AI比拼的终点是算力,科技爆炸的背后需要算力膨胀来匹配。去年,我们率先领跑算力行业;今年,我们也有信心继续领跑这一领域。
晨报记者 叶子申
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强最近十分忙碌,先后赶往上海、深圳、北京、甘肃、四川等地拜访企业、洽谈项目,抢抓机遇谋发展。事实上,2023年,作为“空中飞人”的他,便乘坐了近200趟飞机,足迹遍布国内外,创下了他个人的出差纪录。就在接受记者专访当天,他又要准备飞往海南。
谈及频繁出差的目的,李强对记者说:“一来是主动了解客户的需求,以便做好全年的投资规划;二来也是寻找人才和资金,为企业发展增添动能。”
从2003年创办弘信电子,到2017年企业登陆创业板,再到如今开辟AI算力第二增长曲线,李强对全球柔性电子和AI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
新的一年,弘信电子如何布局?数字经济领域又有哪些新的风向和趋势?近日,记者独家对话李强,聆听他的见解。
谈企业经营
20多年研发投入数十亿元
李强出生于1969年,博士学历。他不到三十岁就到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厦门港务集团等国企任职,2001年下海创业。
成立于2003年的弘信电子,最初只是一家注册资本只有150万元的典型的作坊式小企业。随着厦门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弘信电子抢抓机遇,迅速蜕变为中国柔性电子的领军企业。2017年,弘信电子成功上市,成为“国内柔性电子第一股”。
柔性电子有着“现代电子产品之母”之称。据李强介绍,弘信电子主营柔性线路板、软硬结合板、背光模组、柔性传感器等业务。其中,柔性线路板为其最主要的业务。在企业的经营中,李强十分看重研发,在这上面的投入几乎是不计代价。“公司成立20多年来,累计研发费用达数十亿元。”
当然,弘信电子的发展也遭遇过困境。过去数年间,受市场环境不佳等因素影响,弘信电子的经营承压。年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弘信电子扣非净利润(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出现连续三年亏损。
“中美科技战让公司的核心客户遭遇制裁,高端业务一落千丈。虽然我们遇到巨大的困难和现金流压力,但我们仍然坚持投入研发和创新,专利数近1000件;同时,我们也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在客户端的表现始终亮眼。”李强说,近年来,公司十分看重折叠屏手机的市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折叠屏的技术和研发,如今相关产品已经配套多个品牌多款折叠机型。“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的营收明显好转,有望重新回归软板业务的高速增长轨道。”
谈行业前景
智能手机转AI手机成趋势
今年央视春晚彩排时,几名主持人在后台用手机的AI助手向全国观众拜年,让不少人对AI手机有了初步了解。今年1月份,三星推出的首款AI手机也引发了关注。有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3700万台,2027年将达到1.5亿台且市场份额超过50%。
李强也看到了这一行业的新风向。“如今,智能手机转向AI手机已成趋势。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试水,不少都在憋大招。”李强认为,折叠机、AI手机是今年手机行业的热点。
李强向记者介绍AI手机的强大功能。“除了常见的文档整理能力、图片处理能力外,还可以实现通话实时翻译、通话摘要功能,甚至成为你的私人助理。”李强说,比如出国旅游,通过AI手机就可以直接完成实时翻译;再比如去外地出差,手机可以按照用户的习惯和指令完成订票工作。
在李强看来,随着折叠机、AI手机等创新产品的热卖,将持续带动柔性电子行业的发展,也为弘信电子创造更多的机会。
谈AI布局
科技爆炸背后是算力膨胀
2月19日晚,弘信电子发布公告,公司拟使用现金收购北京安联通科技有限公司100%股份。对于本次收购,李强表示,是为了深化完善AI算力布局。在李强看来,安联通是英伟达中国区精英级合作伙伴,目前具备英伟达众多AI解决方案产品能力。本次拟收购安联通,是公司积极布局英伟达AI生态,与英伟达技术及客户资源深度绑定的关键举措。
去年以来,李强就凭借敏感的投资眼光,看到了AI算力领域的投资前景。“算力是人工智能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已成为产业竞争的重要方向。”李强说。
为此,2023年,弘信电子大手笔实施AI算力布局,公司在甘肃天水建设的年产10万台高端AI算力服务器生产制造基地已建成投产。“我们还在上海建立研发总部和销售总部,与兰州大学共建AI算力重点实验室,聚合大批教授、博士等相关高端人才,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和竞争力。”李强说。
近日,美国OpenAI公司发布了文生视频模型Sora,再次掀起人工智能的关注浪潮。对此,李强认为,Sora的商业化潜力,有望对短视频、电影、游戏、自动驾驶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进而传导到上游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算力需求有望再次迎来爆发。
“AI比拼的终点就是算力,科技爆炸的背后需要算力膨胀来匹配。”李强表示,“去年,我们率先领跑算力行业;今年,我们也有信心继续领跑这一领域。”李强坚信,AI算力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将有力推动公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布局,为未来的经营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谈算力供给
AI算力租赁领域蓬勃发展
2023年,在AI大模型发展持续加速的背景下,市场对高端智算资源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AI算力租赁行业也进入蓬勃发展期。2024年,高端算力供给仍然稀缺。
据悉,算力租赁是一种利用云计算技术对算力进行出租的一种服务,给企业用户提供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计算资源,且有着灵活、成本低廉、高效的特点。2023年,随着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算力紧缺的问题。为了减少设备投入,许多企业选择算力租赁,推动算力租赁行业的发展。
AI算力租赁也是李强去年布局的重要业务之一。“去年,公司在甘肃庆阳的超级智算中心已实现近3000P算力的点亮。”李强说,当前算力租赁经过算力调度及软件系统等适配工作,已实现部分算力业务的租赁,后续公司将持续加大客户导入的进度,快速扩大租赁规模。
除了AI算力租赁,李强也看好AI城市的建设。据他介绍,弘信电子还将联合国内领先的大模型公司,持续探索AI城市大脑建设,助力甘肃多地打造AI之城,有力促进AI产业化、产业AI化及城市政务AI化,加速推进AI在政务、医疗、智能制造、农业、物流等领域的场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