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党总支组织委员陈进来: |
多学科融合 处处是讲台 |
陈进来 |
|
2024年03月08日·海西晨报·
第A15版
·
名师周刊
 |
在陈进来眼中,校园里处处是讲台。学校供图 |
|
高级教师,厦门市骨干教师,厦门市骨干班主任。现任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党总支组织委员、办公室主任。曾获厦门市“师德标兵”、湖里区“优秀教师”、湖里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或参与省、市、区级课题研究7项,多篇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
晨报记者 谭雅环
他既是学生口中的“来哥”,也是学生眼中的“气氛王”,主教数学学科,也是德育先锋,善于策划活动,努力让德育与教学不分家,他就是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教师陈进来。
2020年8月,陈进来从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调入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成为该校首批教师。在潜心做好数学教学工作的同时,他还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特色,搭建起富有龙湫亭特色的“互联网+五育积分”德育评价体系,策划举办了“学雷锋系列主题活动”“研学系列活动”“彩带龙特色”等活动,为新学校注入新活力、新生机。
同学们口中的
亲切“来哥”
每个上学日,清晨的光洒进校园,陈进来早已等待在校门口迎接孩子。在学校里,陈进来主要负责数学教学和德育工作,在他看来,无论是数学还是德育工作,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探索这个世界、更好地生活。
课堂上的陈进来沉稳严肃,生活中的他却平易近人。他经常帮孩子们查缺补漏,会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趣事和烦恼,所以下课后孩子们都喜欢围住他,找他聊天,亲切地称他为“来哥”。
“其实跟孩子的相处非常简单,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他们当作朋友。他们很单纯,有时候老师对他们的一个肯定就能让他们开心很久。你帮他分析烦恼,想解决办法,他就可能轻松摆脱学习生活的困扰。”陈进来如是说。
在青年老师的培养上,陈进来也是手把手教,细致而全面。他会带着新老师学习如何听课、如何家访、如何开家长会、如何与家长沟通……在他的带领下,年轻教师已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
让土地成为
探究数学的平台
陈进来一直在初三毕业班任教,虽然很辛苦,但孩子身上那种拼劲让他很感动。教学上,陈进来有一个理念,就是不断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某一知识点。数学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数学’,而应该以数学为核心,进行跨学科学习,实现多学科融合。”
因此,陈进来经常会带学生走出户外,在生活中寻找例子。校园里的那一棵棵树成了数学原型,脚下丈量的土地成了探究数学的平台,走廊外、操场上、食堂里,总有他与孩子们乐享数学的身影,大家爱他更敬他。
五育积分系统
促进家校共育
曾经的德育处主任的岗位历练让陈进来对德育工作颇有感悟,他说,德育做好了,学生的习惯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成绩自然也能随之提升。所以德育与教学不分家,生活处处皆教育。
在德育特色的创设上,学校的“互联网+五育积分”德育评价体系便是他的智慧结晶。五育积分无缝对接日常教育教学,将装有校园文创作品的盲盒兑换融入奖励机制,使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时时有记录、日日有展现、处处有轨迹。
在五育平台积分软件里,由积分构成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情况雷达图,能呈现个体各方面发展等级轴线图、积分明细等,有利于老师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同时,通过积分系统,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还会自动汇总,并定期推送到家长端,有助于家校间形成良性沟通,促进家校共育。
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党总支组织委员陈进来:
多学科融合 处处是讲台
陈进来
 |
在陈进来眼中,校园里处处是讲台。学校供图 |
|
高级教师,厦门市骨干教师,厦门市骨干班主任。现任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党总支组织委员、办公室主任。曾获厦门市“师德标兵”、湖里区“优秀教师”、湖里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或参与省、市、区级课题研究7项,多篇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
晨报记者 谭雅环
他既是学生口中的“来哥”,也是学生眼中的“气氛王”,主教数学学科,也是德育先锋,善于策划活动,努力让德育与教学不分家,他就是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教师陈进来。
2020年8月,陈进来从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调入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成为该校首批教师。在潜心做好数学教学工作的同时,他还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特色,搭建起富有龙湫亭特色的“互联网+五育积分”德育评价体系,策划举办了“学雷锋系列主题活动”“研学系列活动”“彩带龙特色”等活动,为新学校注入新活力、新生机。
同学们口中的
亲切“来哥”
每个上学日,清晨的光洒进校园,陈进来早已等待在校门口迎接孩子。在学校里,陈进来主要负责数学教学和德育工作,在他看来,无论是数学还是德育工作,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探索这个世界、更好地生活。
课堂上的陈进来沉稳严肃,生活中的他却平易近人。他经常帮孩子们查缺补漏,会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趣事和烦恼,所以下课后孩子们都喜欢围住他,找他聊天,亲切地称他为“来哥”。
“其实跟孩子的相处非常简单,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他们当作朋友。他们很单纯,有时候老师对他们的一个肯定就能让他们开心很久。你帮他分析烦恼,想解决办法,他就可能轻松摆脱学习生活的困扰。”陈进来如是说。
在青年老师的培养上,陈进来也是手把手教,细致而全面。他会带着新老师学习如何听课、如何家访、如何开家长会、如何与家长沟通……在他的带领下,年轻教师已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
让土地成为
探究数学的平台
陈进来一直在初三毕业班任教,虽然很辛苦,但孩子身上那种拼劲让他很感动。教学上,陈进来有一个理念,就是不断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某一知识点。数学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数学’,而应该以数学为核心,进行跨学科学习,实现多学科融合。”
因此,陈进来经常会带学生走出户外,在生活中寻找例子。校园里的那一棵棵树成了数学原型,脚下丈量的土地成了探究数学的平台,走廊外、操场上、食堂里,总有他与孩子们乐享数学的身影,大家爱他更敬他。
五育积分系统
促进家校共育
曾经的德育处主任的岗位历练让陈进来对德育工作颇有感悟,他说,德育做好了,学生的习惯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成绩自然也能随之提升。所以德育与教学不分家,生活处处皆教育。
在德育特色的创设上,学校的“互联网+五育积分”德育评价体系便是他的智慧结晶。五育积分无缝对接日常教育教学,将装有校园文创作品的盲盒兑换融入奖励机制,使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表现时时有记录、日日有展现、处处有轨迹。
在五育平台积分软件里,由积分构成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情况雷达图,能呈现个体各方面发展等级轴线图、积分明细等,有利于老师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同时,通过积分系统,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还会自动汇总,并定期推送到家长端,有助于家校间形成良性沟通,促进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