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小记者大家庭再添新成员 |
金鸡亭小学向日葵小记者校园编辑部成立,34名小记者“上岗” |
·A8·
【学校名片】
厦门市金鸡亭小学创办于1997年9月,现有29个教学班,学生1469人。学校教师共82人,其中区级以上骨干教师21人,占比约25.6%。
历经27年的办学积淀,学校以“品格教育”为办学主题,以“品格立校、育人为本”为办学理念,以“爱驻心间、责任在肩”为校训,形成了“求实、严谨、创新、和谐”的良好校风,塑造了一支“敬业、勤业、精业、乐业”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勤学、善学、乐学、自学”的学子。
晨报讯(记者 李慧婷)近日,向日葵小记者大家庭再添新成员——厦门市金鸡亭小学向日葵小记者校园编辑部正式成立,并迎来首批34名小记者。这也是2024年成立的第一个向日葵小记者编辑部。
当天现场,海西晨报社副总编辑卢士阳为学校授牌,金鸡亭小学校长魏潇淼接牌。卢士阳介绍了向日葵小记者编辑部的发展历程,希望小记者们在今后的采访实践中,争做优秀小记者,做一个有眼力、有脚力、有脑力、有笔力的小记者,用优秀的作品将身边的美好故事、经历分享给大家。
魏潇淼对金鸡亭小学向日葵小记者校园编辑部的成立表示祝贺,特别感谢海西晨报社为学校的孩子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实践、创作的平台,丰富同学们的校内外生活。魏潇淼希望,小记者们能借此机会,更清晰地感受世界的多面性、体验生活的多样性。“我手写我心,记录生活,记录成长。我相信这个平台将引领小记者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展示自我、提升自我!”魏潇淼说。
厦门市向日葵小记者团成立于2009年,是在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委文明办、少先队厦门市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厦门市青少年宫、海西晨报社联合主办,各中小学少先队大队协办的公益性团体。历经十五年发展,目前向日葵小记者团已在厦门市中小学校建有校园编辑部、小记者站50余所,并设有社会实践基地10余个,成员不断增加。
向日葵小记者团常年招募小记者,活动形式多样,平均每周都有一场小记者理论课或实践活动。从采访报道国际级别赛事,到体验厦门市重大民生工程,再到深入探访街道社区,在红色之旅、非遗传承、手工制作等活动中,处处都活跃着向日葵小记者的身影。
我的老师
金鸡亭小学四年(2)班 刘芊蔚
指导教师:刘雯
快看,一位长得眉清目秀的女老师向我们四年(2)班走来啦!她有着长长的秀发,随风飘动着,手里拿着语文课本。哇!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刘老师。
刘老师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给我以光明。刘老师就像知心姐姐,关心着我的学习和成长。有一次,一道填空题难住了我,纠结了许久,我鼓起勇气去问刘老师。刘老师耐心地把解题思路告诉我,接着用她那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小脑袋笑道:“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从那天起,我把“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当成座右铭,它一直鼓励着我前行。
刘老师幽默风趣,善解人意。有一次,班长考砸了,一直唉声叹气,刘老师走过来笑着问道:“干啥呢?吹风呀!大冬天还吹风呀!”我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班长也跟着笑了起来。还有一次,两位学生为了争一支铅笔吵了起来,刘老师便对她们说:“平时挺漂亮的女孩子,现在怎么嘴噘得可以挂油瓶了?”她们顿时不好意思地笑了,彼此间的不愉快也随风而去了。
刘老师聪明伶俐,俏皮可爱,我太喜欢她了!
“麻烦”的班主任
金鸡亭小学四年(2)班 陈静妤
指导教师:刘雯
陈老师是新来的班主任,还是一名男老师。他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开学第一天,陈老师在自我介绍后,便叫我们拿出笔和笔记本,开始记录他说的班规、要求、学具……这时同学们都觉得他非常“麻烦”。开学第四天,陈老师就给我们找了许多“麻烦”,比如有些同学不好好写作业,错漏百出,陈老师就有些生气地说:“麻烦你把作业重做!”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到放学时这些同学就把作业改好了。这时,陈老师一副胜利的样子,喜笑颜开。
又过了几天,轮到我值日,我认真地打扫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生怕明天重值。谁知陈老师一看,脸色“晴转多云”:“这个桌子没对齐,重排!”我只得嘟着嘴去“返工”,心里想:“陈老师真‘麻烦’呀!”
可是,随着陈老师不断找同学的“麻烦”,全班同学变得更团结友爱了,学习也都大有进步。现在,同学们对这位“麻烦”老师的态度,可以用“感激涕零”四个字来形容啦!
慈祥的笑容
金鸡亭小学四年(2)班 朱静翕
指导老师:刘雯
这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钢笔坏了,就出门买了钢笔。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新买的钢笔,便飞快地往家里跑,但一个没注意,撞倒了路边的一个橘子摊。此时摊主不在,在旁人的注视下,我胡乱捡起几个橘子往摊子上丢,就慌忙地跑开了。
跑了一段路后,我突然想起来,好像落下了什么东西……糟了,是钢笔!我把它落在橘子摊上了!我内心顿时五味杂陈:“要不要回去拿?这不是自投罗网吗?”最终,我还是决定回去拿回我新买的钢笔。
刚走到橘子摊所在的巷口,就有刚才事件的目击者发现了我,并向摊主说:“就是她!”眼看“走投无路”,我只好红着脸走到摊主——一位老爷爷面前。老爷爷没有责怪我,他和善地对我说:“小姑娘,以后走路要多多小心!”随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了崭新的钢笔说:“这是你的钢笔吧?还给你。”我愣住了,看着老爷爷慈祥的笑容,好不容易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对……不……起,谢谢……您!”
老爷爷慈祥的笑容,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包容、什么是责任!以后我要努力提升自我,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