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手术让患者重获新生 |
厦门长庚医院普通外科专业团队让胃肠道肿瘤等疾病治疗更精准、更有温度 |
| ||
|
晨报记者 马丽
“我们老家在牡丹江市。今年春节厦门大降温,我还担心没有暖气,父亲术后会更难受,但没想到厦门长庚医院居然有暖气,病房里暖洋洋的。”日前,患者姚先生的女儿告诉记者,她父亲今年76岁,几年前来厦门定居养老,因患直肠癌Ⅱ期到厦门长庚医院普通外科求医。有20余年临床经验的宋学主任医师为父亲做手术,“刀到瘤除”。此次陪父亲来长庚医院门诊复查,她说:“之前只知道长庚联手台湾医生,技术有保障。没想到人性化服务也做得很到位!”
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必须让高质量诊疗服务“触手可及”。厦门长庚医院普通外科与医院“同岁”,在陶然、刘忠传、李敏献的领衔下,宋学、刘冬、纪淞耀、刘威、徐继芝、刘旸等业务骨干独当一面,台湾医生刘耿豪和吴宗翰定期来厦协作,科室持续发挥“传、帮、带”优良传统,锻炼塑造了一支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14人医师队伍。从门诊检查、方案定制,到手术“狙击”、术后管理……这支团队的成员个个都是专业“老手”,他们坚定夯实“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技术优势,让胃肠道肿瘤、甲状腺与乳腺肿瘤、疝气等疾病治疗服务更微创、更精准、更有温度。
“缩胃”减重手术
一个月“瘦”18斤
俗话说“一胖毁所有”,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肥胖“毁”掉的不仅仅是颜值,还有人的健康。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的打呼噜)、脂肪肝、冠心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很多代谢性疾病,以及抑郁症、暴食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都可能与肥胖有关。
对于体重指数BMI>32的重度肥胖人群来说,肥胖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令人不堪重负。尽管已经管住嘴、迈开腿,甚至采用药物调理,许多人依然无法做到有效、持久地减重,稍不注意肥胖就会卷土重来。
记者采访当天遇到通过手术一个月成功减重18斤的孙女士。她今年28岁,身高161厘米,近几年体重一直在200斤—210斤浮动,深受肥胖及相关疾病困扰。今年2月底,厦门长庚医院普通外科为孙女士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又名腹腔镜缩胃手术)时,她的体重是203斤。一个月后,她的体重减了18斤,睡眠质量也提高了,人也变得更加自信。孙女士告诉记者,医生说,如果她能很好地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有望一年减重80斤左右。
刘耿豪是台湾地区最早开展减重手术的专家之一,现已累计帮助1000余名重度肥胖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缩胃手术或腹腔镜胃旁路手术(又名腹腔镜胃绕道手术),患者人均减重65斤。他表示,对于重症肥胖患者,尤其是合并肥胖并发症者,减重手术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最佳治疗手段,也是唯一能维持长期疗效的治疗方式。
腹腔镜缩胃手术就是利用微创技术在患者腹部开3个—5个的小切口,切掉部分胃,通过减少胃的容量和饥饿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减重和改善代谢等问题的目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显著优势。
刘耿豪指出,目前,科室还联合医院心脏内科、呼吸内科、耳鼻喉科、中医科、运动康复科、睡眠门诊等科室的专家,组建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多学科团队(MDT),提供术后营养咨询、心理辅导、运动指导等全方位服务,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健康的减肥服务。
精准“狙击”肿瘤
结直肠癌可防可治
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2022年,在中国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二,死亡率位居第四,已成为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的癌症之一。
数据显示,结直肠癌高发年龄是40岁到65岁。若发现时为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91.8%;若发现时为Ⅳ期,患者生存率仅10.8%。其中,肠息肉被称为“癌症的种子”,约70%的结直肠癌都是由它恶变而来。
“虽然大多数结直肠癌是从肠息肉一步步‘进化’过来的,但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年—10年。如果能早期发现,用肠镜实施切除后,治愈率可达90%以上。”宋学是厦门市中医院普外科原主任,2023年退休后接受厦门长庚医院邀请,担任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可以说,他是厦门地区“待机时间最长”也是最早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专家之一。他反复强调,“早筛早诊早治”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并使该病逐渐演变成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病”的重要策略。
“结直肠癌与我们久坐不运动、饮食辛辣油腻、精神压力大等生活习惯变化以及肥胖密不可分。早期发现并不困难。”宋学提醒,当发现身体短时间内迅速消瘦,同时伴有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就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大便性状出现黑便、血便、不成形、有腐臭味等情况,千万不要当作痔疮去用药,极有可能是肿瘤在作祟。“有结直肠癌和结直肠息肉家族史者,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最好每年常规体检时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宋学建议。
如何治疗结直肠癌?宋学介绍,目前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该病有了许多探索和突破。厦门长庚医院普通外科掌握国内前沿技术,甲状腺、肝、胆、胰、脾、胃、肠、疝、阑尾等普通外科全部病种均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除了擅长开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胃癌根治术,还能熟练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等微创手术,众多复杂、疑难、危重症患者和高龄患者在该科室治疗获得新生,科室为患者根治疾病、延长生命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半年来,在宋学带领下,科室团队已顺利为20余名肿瘤距离肛门仅3厘米—5厘米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超低位结直肠癌根治术,在切除全部病灶的同时,保住了患者的肛门功能。若是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患者的肛门必须和肿瘤一并切除,今后排便只能通过腹壁造瘘解决,这会给患者身心带来莫大的痛苦。
特写
走过“感谢墙” 脚步“更有力”
清明时节风雨稠,厦门也不例外,“冻”感十足。然而,在厦门长庚医院5楼的普通外科病房里,却是暖意浓浓。
“上午9点做的手术,下午4点多肚子就开始咕咕噜噜排气了。宋主任技术好,护士服务很热情。”来自漳州紫泥的刘阿姨是一名结直肠癌Ⅲ期患者,她向记者夸赞了一番医院的陪护床,称“折叠处腰部不会悬空,女儿说睡得很舒适”。
优良的服务自然赢得了患者的心。事实上,在该科病区走廊里就有一处贴满了患者或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感谢话语的“感谢墙”。一封封感谢信全是手写的,不仅饱含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肯定,更有对病房“面朝大海”、没有消毒水味道、空间宽敞明亮等环境设施的赞誉。患者说,这让他们在住院期间“感受到了VIP级的关怀和温暖”。
“每次路过‘感谢墙’,都会觉得脚步更有力量,那是患者对我们的鼓励和认可。”该科一名年轻护士告诉记者,将心比心,每个患者生病后都要经受身体上的各种折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服务时多笑笑、多跟他们说几句话,他们就会更加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恢复就能够加快一些。”
(晨报记者 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