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口到心 提供优质护理 |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用专业、贴心的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就医体验 |
|
2024年05月11日·海西晨报·
第A09版
·
特别报道
 |
医护四手操作,提高治疗效率。 医院供图 |
|
 |
朱清英发明的口腔科专用氢氟酸冲洗容器。 |
|
晨报记者 黄伊娜
爱心、细心、耐心,是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一直以来坚持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该院护理团队结合口腔专科特点,始终把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服务中,在平凡岗位上用专业、细致、贴心的服务,带给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
贴心呵护“瓷娃娃”治疗
去年年底,17岁女孩小李因牙痛难忍到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经诊断,小李右下第一恒磨牙龋坏严重,且因咬到硬物引起牙齿碎裂,必须拔除。其左下第一恒磨牙也有蛀牙、坏死的情况,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然而,小李患有一种罕见病,叫成骨不全症,也被称为“瓷娃娃病”,是一种先天性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因为患这种疾病,小李的身材远比同龄人瘦小,手脚无力,只能坐轮椅,而且受轻微的碰撞也可能造成严重的骨折,这就为口腔检查、治疗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长期开展舒适化口腔治疗,配合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接受医学检查和治疗。针对小李的特殊情况,该院组织多学科会诊,制订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采用医护四手操作,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
该院多学科诊疗专家门诊部护师汤丽端参与了治疗。她告诉记者,医院护理团队针对小李的特殊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评估,制订了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为了避免拔牙时的外力给小李造成二次伤害,护士会用手支撑保护小李下颌骨;采用吸引技术吸除口内的唾液和血液,避免反复起身漱口的大动作;治疗过程中实时关注患者感受,播放舒缓的音乐,让患者双手握解压球,缓解紧张情绪。
此外,优质护理服务还体现在各个细节。小李身材娇小,护士仔细调整座椅靠背、头枕位置,让她能以更舒适的姿态接受治疗;为她提供避光护目镜,以免治疗时灯光刺眼;拍口腔X光片时,由护士陪在其身侧安抚,辅助按压传感器……在护士的贴心呵护下,小李顺利完成了治疗。
用心钻研发明护理用具
除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护理团队还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巧用创新思维,查阅文献,创新发明用具,解决临床问题。上个月,该院口腔修复二科护士长朱清英的一项创新发明获得由福建省护理学会主办的2024年第九届“驼人杯”护理创新发明奖二等奖。
朱清英发明的是一种口腔科专用氢氟酸冲洗容器。一般来说,在为患者安装玻璃陶瓷假牙等修复体前,护士会先在修复体上涂抹氢氟酸凝胶,利用氢氟酸的腐蚀性让原本光滑的修复体表面变得粗糙,便于下一步更好地与基牙粘结。氢氟酸凝胶在修复体上短暂停留后,护士要用三用枪将它冲洗掉。朱清英观察发现这一步骤容易把氢氟酸喷溅到周围,有灼伤护理人员手部的风险,而护理人员为此穿戴防护手套、防护服和护目镜,就会增加操作步骤,耗费时间。有什么方法既能防喷溅又能去除修复体表面的氟沉淀物呢?朱清英利用业余时间画草图,撰写设计理念,再联系企业制作、修改,最终发明了一种密闭的氢氟酸冲洗容器,可以用自动化冲洗代替人工冲洗,既能保证冲洗效果,又能简化操作流程、保障护理安全。这项发明在2023年厦门市护理学会“创新引领·助力未来”护理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由口到心 提供优质护理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用专业、贴心的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就医体验
 |
医护四手操作,提高治疗效率。 医院供图 |
|
 |
朱清英发明的口腔科专用氢氟酸冲洗容器。 |
|
晨报记者 黄伊娜
爱心、细心、耐心,是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一直以来坚持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该院护理团队结合口腔专科特点,始终把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服务中,在平凡岗位上用专业、细致、贴心的服务,带给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
贴心呵护“瓷娃娃”治疗
去年年底,17岁女孩小李因牙痛难忍到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经诊断,小李右下第一恒磨牙龋坏严重,且因咬到硬物引起牙齿碎裂,必须拔除。其左下第一恒磨牙也有蛀牙、坏死的情况,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然而,小李患有一种罕见病,叫成骨不全症,也被称为“瓷娃娃病”,是一种先天性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因为患这种疾病,小李的身材远比同龄人瘦小,手脚无力,只能坐轮椅,而且受轻微的碰撞也可能造成严重的骨折,这就为口腔检查、治疗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长期开展舒适化口腔治疗,配合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接受医学检查和治疗。针对小李的特殊情况,该院组织多学科会诊,制订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采用医护四手操作,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
该院多学科诊疗专家门诊部护师汤丽端参与了治疗。她告诉记者,医院护理团队针对小李的特殊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评估,制订了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为了避免拔牙时的外力给小李造成二次伤害,护士会用手支撑保护小李下颌骨;采用吸引技术吸除口内的唾液和血液,避免反复起身漱口的大动作;治疗过程中实时关注患者感受,播放舒缓的音乐,让患者双手握解压球,缓解紧张情绪。
此外,优质护理服务还体现在各个细节。小李身材娇小,护士仔细调整座椅靠背、头枕位置,让她能以更舒适的姿态接受治疗;为她提供避光护目镜,以免治疗时灯光刺眼;拍口腔X光片时,由护士陪在其身侧安抚,辅助按压传感器……在护士的贴心呵护下,小李顺利完成了治疗。
用心钻研发明护理用具
除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护理团队还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巧用创新思维,查阅文献,创新发明用具,解决临床问题。上个月,该院口腔修复二科护士长朱清英的一项创新发明获得由福建省护理学会主办的2024年第九届“驼人杯”护理创新发明奖二等奖。
朱清英发明的是一种口腔科专用氢氟酸冲洗容器。一般来说,在为患者安装玻璃陶瓷假牙等修复体前,护士会先在修复体上涂抹氢氟酸凝胶,利用氢氟酸的腐蚀性让原本光滑的修复体表面变得粗糙,便于下一步更好地与基牙粘结。氢氟酸凝胶在修复体上短暂停留后,护士要用三用枪将它冲洗掉。朱清英观察发现这一步骤容易把氢氟酸喷溅到周围,有灼伤护理人员手部的风险,而护理人员为此穿戴防护手套、防护服和护目镜,就会增加操作步骤,耗费时间。有什么方法既能防喷溅又能去除修复体表面的氟沉淀物呢?朱清英利用业余时间画草图,撰写设计理念,再联系企业制作、修改,最终发明了一种密闭的氢氟酸冲洗容器,可以用自动化冲洗代替人工冲洗,既能保证冲洗效果,又能简化操作流程、保障护理安全。这项发明在2023年厦门市护理学会“创新引领·助力未来”护理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