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 |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会在厦门一中举行 |
|
2024年05月17日·海西晨报·
第A11版
·
名师周刊
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近日,由厦门一中主办,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厦门市深田小学共同参与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会”在厦门一中思明校区举行。
厦门一中党委书记、校长陈文强表示,五年来,厦门一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例如,2020年12月23日,厦门一中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约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训基地。同日,厦门大学原宗丽教授、厦门一中苏雅苹老师和厦门实验小学洪雅萍老师同课异构开讲一个主题“奋斗新征程,逐梦新时代”。2021年12月19日,在厦门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上,厦门一中思政和历史老师共同呈现一堂政史融合创新课“砥砺百年,铸就中国精神”。2022年10月30日,厦门一中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研讨会,厦门一中与厦门实验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政专题交流研讨。
“我们构建起‘六大思政教育观’工作体系,推动学校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平台同向汇聚,形成校地联动、资源互融、育人共促的‘大思政教育’新生态。”陈文强说,这个工作体系是厦门一中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的领导、推动思政课建设环境不断改善的生动缩影。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有奎认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就要求以理服人,不生硬灌输。他说:“讲故事是提高‘抬头率’和‘点头率’的法宝。讲好新时代故事,以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学生才能爱听爱学,听懂听会。”
记者了解到,厦门一中推出了“行走的思政课”、模拟法庭、模拟政协、针锋相对的课堂辩论会、时政青年说等,沉浸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紧紧抓住了青少年学生的“味蕾”,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厦门实验小学以“筼筜湖的蝶变”“鼓浪屿八卦楼的守护”“军营村的变化”等典型事例为切入点,讲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厦门故事,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会上,厦门市深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吕珈臻分享了思政课建设经验。她说,深田小学充分挖掘社区资源,赓续红色基因,创造性地提取“近邻文化六因子”,研发14套研学课程并投入使用,在2023年5月接受教育部教材局调研时受到高度评价。
与会者就“如何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展开深入讨论,希望在已经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加强教师队伍课程思政能力、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
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会在厦门一中举行
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近日,由厦门一中主办,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厦门市深田小学共同参与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会”在厦门一中思明校区举行。
厦门一中党委书记、校长陈文强表示,五年来,厦门一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例如,2020年12月23日,厦门一中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约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训基地。同日,厦门大学原宗丽教授、厦门一中苏雅苹老师和厦门实验小学洪雅萍老师同课异构开讲一个主题“奋斗新征程,逐梦新时代”。2021年12月19日,在厦门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上,厦门一中思政和历史老师共同呈现一堂政史融合创新课“砥砺百年,铸就中国精神”。2022年10月30日,厦门一中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研讨会,厦门一中与厦门实验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政专题交流研讨。
“我们构建起‘六大思政教育观’工作体系,推动学校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平台同向汇聚,形成校地联动、资源互融、育人共促的‘大思政教育’新生态。”陈文强说,这个工作体系是厦门一中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的领导、推动思政课建设环境不断改善的生动缩影。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有奎认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就要求以理服人,不生硬灌输。他说:“讲故事是提高‘抬头率’和‘点头率’的法宝。讲好新时代故事,以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学生才能爱听爱学,听懂听会。”
记者了解到,厦门一中推出了“行走的思政课”、模拟法庭、模拟政协、针锋相对的课堂辩论会、时政青年说等,沉浸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紧紧抓住了青少年学生的“味蕾”,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厦门实验小学以“筼筜湖的蝶变”“鼓浪屿八卦楼的守护”“军营村的变化”等典型事例为切入点,讲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厦门故事,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会上,厦门市深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吕珈臻分享了思政课建设经验。她说,深田小学充分挖掘社区资源,赓续红色基因,创造性地提取“近邻文化六因子”,研发14套研学课程并投入使用,在2023年5月接受教育部教材局调研时受到高度评价。
与会者就“如何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展开深入讨论,希望在已经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加强教师队伍课程思政能力、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