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人大代表深入调研老旧小区改造情况 |
让老旧小区“改”出幸福感 |
|
|
2024年05月28日·海西晨报·
第A03版
·
城市读本
 |
思明区人大代表了解老旧小区改造情况。 记者 唐光峰 摄 |
|
晨报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朱鸿蒙 黄涵
“小区环境提升了,群众住着也舒心!”深入老旧小区视察,听取工作人员介绍相关情况,思明区人大代表连连点头。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思明区人大高度关注,主动担当、履职作为,切实加强对思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监督,为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人大作用。
近日,根据思明区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和区人大城建环资工委委员、部分区人大代表,视察思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情况。
现场视察 深入调研
思明区人大代表一行先后走进嘉莲街道龙山东路2-32号小区、梧村街道东浦路58号院小区和开元街道将军祠50-58号小区等3个老旧小区,深入了解老旧小区施工管理组织情况,倾听居民代表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意见、建议。
据了解,思明区共有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1124个(楼房4300栋,约16.2万户)。截至2023年年底,全区已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645个(楼房2468栋,约9.1万户)。2024年拟分批分次改造老旧小区479个(楼房1832栋,约7.1万户),目前已开工202个小区,包含楼房734栋,覆盖居民约1.9万户;已完工36个小区,包含楼房110栋,覆盖居民3967户。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想。如何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有序开展,从而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代表们边走边议,讨论热烈。
代表们了解到,思明区已编制出台了“一导则两图集”等系列工作标准,制定实施《思明区老旧小区改造EPC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方案》《思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引》等,建立“123456”全流程管理机制,推动落实“六个在前”“五个一”的群众工作模式,强化巡查监督,督促文明施工,进一步推动改造工作专业化、流程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座谈交流 提质增效
实地走访后,思明区人大代表与相关部门开展座谈交流,听取区政府关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据介绍,近年来,在思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大力支持和倾心帮助下,区政府组织区建设局等相关部门、街道和参建单位,遵照“建管结合、统筹兼顾”的总要求,按照“简约实用、尊重自然、雪中送炭、质价相符”的原则,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落实“改造是为了改善民生和完善治理的初衷”,全力以赴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质增效。
结合现场视察和听取汇报的情况,代表们围绕提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切实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踊跃发言,献计献策。思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吕永辉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发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统筹协调代建、设计、施工、监理及业委会、物业等各方职责,按照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标准、工作机制等要求有序推进。二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改造的项目策划、方案讨论、施工监督、长效管理等全过程,真正做到小区的事情群众做主,改造效果是否满意群众说了算。三是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完善业主自治机制,通过居民议事机构凝聚广大业主在小区改造各个环节中形成共识,激发小区治理新动能,不断提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引导群众转变“政府无限兜底”的观念。四是强化全过程监督——持续完善居民接待室、居民监督队协调监督机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同时引入政府部门、第三方质检机构等专业监督力量,监督范围贯穿设计、建设、验收及后续使用全环节。
“安居才能乐业。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让百姓不仅‘有其屋’,更能‘优其屋’,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的重要内容。”吕永辉说。
思明区人大代表深入调研老旧小区改造情况
让老旧小区“改”出幸福感
 |
思明区人大代表了解老旧小区改造情况。 记者 唐光峰 摄 |
|
晨报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朱鸿蒙 黄涵
“小区环境提升了,群众住着也舒心!”深入老旧小区视察,听取工作人员介绍相关情况,思明区人大代表连连点头。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思明区人大高度关注,主动担当、履职作为,切实加强对思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监督,为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人大作用。
近日,根据思明区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和区人大城建环资工委委员、部分区人大代表,视察思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情况。
现场视察 深入调研
思明区人大代表一行先后走进嘉莲街道龙山东路2-32号小区、梧村街道东浦路58号院小区和开元街道将军祠50-58号小区等3个老旧小区,深入了解老旧小区施工管理组织情况,倾听居民代表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意见、建议。
据了解,思明区共有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1124个(楼房4300栋,约16.2万户)。截至2023年年底,全区已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645个(楼房2468栋,约9.1万户)。2024年拟分批分次改造老旧小区479个(楼房1832栋,约7.1万户),目前已开工202个小区,包含楼房734栋,覆盖居民约1.9万户;已完工36个小区,包含楼房110栋,覆盖居民3967户。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想。如何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有序开展,从而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代表们边走边议,讨论热烈。
代表们了解到,思明区已编制出台了“一导则两图集”等系列工作标准,制定实施《思明区老旧小区改造EPC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方案》《思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引》等,建立“123456”全流程管理机制,推动落实“六个在前”“五个一”的群众工作模式,强化巡查监督,督促文明施工,进一步推动改造工作专业化、流程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座谈交流 提质增效
实地走访后,思明区人大代表与相关部门开展座谈交流,听取区政府关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据介绍,近年来,在思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大力支持和倾心帮助下,区政府组织区建设局等相关部门、街道和参建单位,遵照“建管结合、统筹兼顾”的总要求,按照“简约实用、尊重自然、雪中送炭、质价相符”的原则,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落实“改造是为了改善民生和完善治理的初衷”,全力以赴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质增效。
结合现场视察和听取汇报的情况,代表们围绕提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切实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踊跃发言,献计献策。思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吕永辉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发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统筹协调代建、设计、施工、监理及业委会、物业等各方职责,按照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标准、工作机制等要求有序推进。二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改造的项目策划、方案讨论、施工监督、长效管理等全过程,真正做到小区的事情群众做主,改造效果是否满意群众说了算。三是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完善业主自治机制,通过居民议事机构凝聚广大业主在小区改造各个环节中形成共识,激发小区治理新动能,不断提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引导群众转变“政府无限兜底”的观念。四是强化全过程监督——持续完善居民接待室、居民监督队协调监督机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同时引入政府部门、第三方质检机构等专业监督力量,监督范围贯穿设计、建设、验收及后续使用全环节。
“安居才能乐业。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让百姓不仅‘有其屋’,更能‘优其屋’,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的重要内容。”吕永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