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少年探寻厦门海洋奥妙 |
20名向日葵小记者参观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 |
|
2024年06月03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城市读本
 |
小记者近距离观察等比例还原的嘉庚号科考船模型。 记者 唐光峰 摄 |
|
晨报讯(记者 陈起鸿 通讯员 李心)通过AR“云游”嘉庚号、参观栩栩如生的仿生智能机器鲨鱼……层出不穷的海洋“黑科技”令人应接不暇。6月1日上午,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洋科普课堂,20名向日葵小记者感受厦门海洋“智造”魅力。
从木质结构的宝福船到远洋极地的嘉庚号科考船,等比例还原的精致船模整齐排放。小记者投来好奇的目光,讲解员林艳红将海洋科技奥妙娓娓道来。
漫步场馆内,海洋科技产品五花八门,这些都是厦门“智造”的成果。人类手掌大小、重达1斤的鲍鱼“巨无霸”绿盘鲍由厦门大学科研团队选育面世,已成为国内市场畅销的鲍鱼品种;栩栩如生的仿生智能机器鲨鱼十分吸睛,其不仅能深潜海底,还具备探测功能,是深海科考的一把好手。
不仅能一饱眼福,还能亲身实践。小记者们化身小小科考员,头戴AR设备,转眼间便置身嘉庚号科考船,共同探秘神奇海洋。一边聆听科普知识,一边细心抄写笔记,小记者们边学边看,乐在其中。家长们也纷纷拿起手机,定格记录难忘的科普瞬间。
之后,小记者们又迫不及待地来到科普课堂,走入水母的世界。在入驻基地团队厦门静远博物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科普老师的介绍下,小记者们手拿放大镜,观赏小水母在罐中自由伸展。当科普老师提问时,小记者们齐刷刷地举起手,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好多海洋知识我都是第一次听说,厦门海洋成果让我很自豪!”小记者吴浩宸兴奋地表示,这次参观之旅令他印象深刻,返校后他要跟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家长们也纷纷为本次海洋科普活动点赞。“活动形式很新颖,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极大地开阔了眼界。”一名家长说。
记者了解到,未来,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将面向社会大众组织多类主题活动,深度展现厦门“智造”魅力,让更多人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爱护海洋。
小小少年探寻厦门海洋奥妙
20名向日葵小记者参观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
 |
小记者近距离观察等比例还原的嘉庚号科考船模型。 记者 唐光峰 摄 |
|
晨报讯(记者 陈起鸿 通讯员 李心)通过AR“云游”嘉庚号、参观栩栩如生的仿生智能机器鲨鱼……层出不穷的海洋“黑科技”令人应接不暇。6月1日上午,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洋科普课堂,20名向日葵小记者感受厦门海洋“智造”魅力。
从木质结构的宝福船到远洋极地的嘉庚号科考船,等比例还原的精致船模整齐排放。小记者投来好奇的目光,讲解员林艳红将海洋科技奥妙娓娓道来。
漫步场馆内,海洋科技产品五花八门,这些都是厦门“智造”的成果。人类手掌大小、重达1斤的鲍鱼“巨无霸”绿盘鲍由厦门大学科研团队选育面世,已成为国内市场畅销的鲍鱼品种;栩栩如生的仿生智能机器鲨鱼十分吸睛,其不仅能深潜海底,还具备探测功能,是深海科考的一把好手。
不仅能一饱眼福,还能亲身实践。小记者们化身小小科考员,头戴AR设备,转眼间便置身嘉庚号科考船,共同探秘神奇海洋。一边聆听科普知识,一边细心抄写笔记,小记者们边学边看,乐在其中。家长们也纷纷拿起手机,定格记录难忘的科普瞬间。
之后,小记者们又迫不及待地来到科普课堂,走入水母的世界。在入驻基地团队厦门静远博物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科普老师的介绍下,小记者们手拿放大镜,观赏小水母在罐中自由伸展。当科普老师提问时,小记者们齐刷刷地举起手,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好多海洋知识我都是第一次听说,厦门海洋成果让我很自豪!”小记者吴浩宸兴奋地表示,这次参观之旅令他印象深刻,返校后他要跟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家长们也纷纷为本次海洋科普活动点赞。“活动形式很新颖,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极大地开阔了眼界。”一名家长说。
记者了解到,未来,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将面向社会大众组织多类主题活动,深度展现厦门“智造”魅力,让更多人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爱护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