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3日·海西晨报·
第A05版
·
城市读本
 |
南湖公园沙坑活动区提升改造后吸引不少市民带娃“打卡”。记者 仇慧亮 摄 |
|
晨报讯(记者 彭怡郡 傅曦颖 通讯员 林婕)近日,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厦门积极推动公园内儿童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今年截至5月底,已有26个公园新增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厦门已建成海沧儿童公园、翔安祥福儿童公园、舫山儿童公园等3个儿童专类公园,以及园博苑儿童公园等5处公园内的儿童园,实现了全市各区都有儿童专类园区,并在87个公园配备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
今年截至5月底,又有集美区大学城带状公园、海沧区体育中心北侧公园等26个公园新增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到年底,全市将完成143个公园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设置,在适宜建设的公园基本实现“应设尽设”。
那么,哪些公园适合设置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呢?记者了解到,各区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大于5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适宜,其他面积较小的口袋公园及距离居住区500米以上的公园可根据实际条件设置。游乐设施数量方面,综合公园应设置不少于3种,社区公园设置不少于2种,大于5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设置不少于1种。
以南湖公园为例,其适儿化设施提升改造面积约540平方米,主要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需求,增设了攀爬筒、卡通蘑菇座椅、益智互动器械等游玩设施。此外,为了更加安全、便民,公园还新增了便于家长看护的围栏、地垫,以及家长休息区和三种高度的洗手池等。
目前,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正着手编制《厦门市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指引》,将指导公园适儿化设施和环境改造,引导全市公园开展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提升工作。
143个公园将设置适儿化设施
到年底
 |
南湖公园沙坑活动区提升改造后吸引不少市民带娃“打卡”。记者 仇慧亮 摄 |
|
晨报讯(记者 彭怡郡 傅曦颖 通讯员 林婕)近日,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厦门积极推动公园内儿童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今年截至5月底,已有26个公园新增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厦门已建成海沧儿童公园、翔安祥福儿童公园、舫山儿童公园等3个儿童专类公园,以及园博苑儿童公园等5处公园内的儿童园,实现了全市各区都有儿童专类园区,并在87个公园配备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
今年截至5月底,又有集美区大学城带状公园、海沧区体育中心北侧公园等26个公园新增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到年底,全市将完成143个公园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设置,在适宜建设的公园基本实现“应设尽设”。
那么,哪些公园适合设置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呢?记者了解到,各区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大于5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适宜,其他面积较小的口袋公园及距离居住区500米以上的公园可根据实际条件设置。游乐设施数量方面,综合公园应设置不少于3种,社区公园设置不少于2种,大于5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设置不少于1种。
以南湖公园为例,其适儿化设施提升改造面积约540平方米,主要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需求,增设了攀爬筒、卡通蘑菇座椅、益智互动器械等游玩设施。此外,为了更加安全、便民,公园还新增了便于家长看护的围栏、地垫,以及家长休息区和三种高度的洗手池等。
目前,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正着手编制《厦门市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指引》,将指导公园适儿化设施和环境改造,引导全市公园开展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提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