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禾山公会探亲访问团到湖里参访时出现感人一幕 |
古稀华人与祖辈“合影” |
|
|
2024年06月11日·海西晨报·
第A04版
·
城市读本
 |
在湖里区侨文化馆,新加坡华人陈昆祥看见叔公陈贵贱的照片,叫来孙子一起“合影”。记者 唐光峰 实习生 游盈盈 摄 |
|
晨报记者 柯小娇
通讯员 杜晓珊
“这是我的叔公,没想到在这里看见了他的照片和事迹。”在湖里区侨文化馆,古稀老人陈昆祥看见展陈墙上的知名爱国华侨陈贵贱很是意外,赶紧拉着妻子、孙子一起合影。
这感人一幕发生在6月7日,新加坡禾山公会探亲访问团到湖里区参访的过程中。在湖里区委统战部、区侨联的组织下,30多名新加坡“番客”走进五通古渡头、湖里区侨文化馆,找寻先辈下南洋的足迹,了解老禾山的历史文化,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我们是殿前的”“高崎在这里,我爸爸就是这里的”……在湖里区侨文化馆,这群“番客”在老禾山地图中找寻家乡的具体位置。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生动讲述近百年来湖里华侨的奋斗故事,一行人的家乡记忆在参观中慢慢苏醒。
“叔公回乡建的古厝听说还在,这次想去看看。”陈昆祥的叔公陈贵贱是禾山殿前人,陈贵贱20岁南渡新加坡从商,历任新加坡禾山公会总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闽帮会董事,声望甚高。1937年,陈贵贱在厦门殿前建造陈氏小宗。这一次,陈昆祥特意带孙子一起回到厦门,希望年轻一代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也看看家乡如今的发展。
新加坡禾山公会会长钟武彬说,祖辈们从老禾山出海下南洋,这里有他们生活的印记,更有割舍不掉的乡情,他一直致力于组织新加坡禾山公会年轻一代会员回湖里寻亲访友,开展多维度交流,“希望他们把所闻所见带回新加坡,讲给更多亲人听,把家乡的记忆留住,也常回来走走。”
近年来,湖里区侨联以“侨”搭“桥”,凝聚侨心侨智侨力,主动加强联络联谊,大力宣传和推介湖里,希望加强在宗亲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新加坡禾山公会探亲访问团到湖里参访时出现感人一幕
古稀华人与祖辈“合影”
 |
在湖里区侨文化馆,新加坡华人陈昆祥看见叔公陈贵贱的照片,叫来孙子一起“合影”。记者 唐光峰 实习生 游盈盈 摄 |
|
晨报记者 柯小娇
通讯员 杜晓珊
“这是我的叔公,没想到在这里看见了他的照片和事迹。”在湖里区侨文化馆,古稀老人陈昆祥看见展陈墙上的知名爱国华侨陈贵贱很是意外,赶紧拉着妻子、孙子一起合影。
这感人一幕发生在6月7日,新加坡禾山公会探亲访问团到湖里区参访的过程中。在湖里区委统战部、区侨联的组织下,30多名新加坡“番客”走进五通古渡头、湖里区侨文化馆,找寻先辈下南洋的足迹,了解老禾山的历史文化,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我们是殿前的”“高崎在这里,我爸爸就是这里的”……在湖里区侨文化馆,这群“番客”在老禾山地图中找寻家乡的具体位置。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生动讲述近百年来湖里华侨的奋斗故事,一行人的家乡记忆在参观中慢慢苏醒。
“叔公回乡建的古厝听说还在,这次想去看看。”陈昆祥的叔公陈贵贱是禾山殿前人,陈贵贱20岁南渡新加坡从商,历任新加坡禾山公会总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闽帮会董事,声望甚高。1937年,陈贵贱在厦门殿前建造陈氏小宗。这一次,陈昆祥特意带孙子一起回到厦门,希望年轻一代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也看看家乡如今的发展。
新加坡禾山公会会长钟武彬说,祖辈们从老禾山出海下南洋,这里有他们生活的印记,更有割舍不掉的乡情,他一直致力于组织新加坡禾山公会年轻一代会员回湖里寻亲访友,开展多维度交流,“希望他们把所闻所见带回新加坡,讲给更多亲人听,把家乡的记忆留住,也常回来走走。”
近年来,湖里区侨联以“侨”搭“桥”,凝聚侨心侨智侨力,主动加强联络联谊,大力宣传和推介湖里,希望加强在宗亲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