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每个女生都能被温暖守候” |
读者热议晨报报道,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受关注 |
|
2024年06月24日·海西晨报·
第A05版
·
城市读本
|
|
 |
晨报连日来推出“暖心小棉”系列报道。 |
|
晨报讯(记者 于婧媛)连日来,针对中小学校园里女生月经初潮时遭遇尴尬,晨报推出系列报道,并呼吁学校设爱心盒子放置卫生巾,一起守护孩子们的青春期。报道引发读者热烈反响。“作为女生家长,必须为这个暖心的举动点赞!”“好温馨,希望每个女生都能被温暖守候。”众多网友为晨报点赞。
记者从厦门市教育局了解到,生理卫生课一般安排在初中,小学阶段没有要求,而是由各所学校自行开设。事实上,根据近年来我国的统计数据,女生初潮在12岁至12.5岁居多,这差不多是五六年级,和往年相比有所提前。我市部分小学在五六年级便开设了相关课程,高殿中心小学就是其中一所。
高殿中心小学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张蓉告诉记者,近几年,孩子们对于青春期的认知水平逐步提高。张蓉回忆,以前,当她在课堂上讲到“乳房”“卵巢”“月经”等词汇时,女生们纷纷捂嘴笑,或者窃窃私语。到了2018年左右,当张蓉通过画图展示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并提问时,有女生举手大大方方地回答,孩子们也不再哄笑。
有女生曾向张蓉求助,因为痛经,她十分焦虑,担心月经会影响考试,甚至会联想到以后的人生发展。这让张蓉觉得,在学校开展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据介绍,每年11月,该校都会面向5年级的学生开展青春期讲座,男生女生分开参与,讲座内容包括介绍男性女性生理情况、女性内衣穿着、卫生巾使用等。
延伸阅读
晨报报道在家长群体中引发关注,不少家长讲述了学生时代的尴尬经历。他们纷纷表示,家校应携起手来,帮助青春期女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市民陈女士用“绝望”来形容月经初潮——当时就读于五年级的她,陪来月经的同桌回家换裤子。两个小学生在家里到处翻,但都没有找到卫生巾。
“90后”柯女士回忆,相对同龄人,她月经初潮来得较迟,妈妈有点着急,还带她去看过医生。柯女士以为月经会像小便一样一次性排出,“没想到初潮来了10天,换到没裤子穿”。
市民林先生回忆,初中时曾看到一名女同学裤子上有血迹,对这方面知识不甚了解的他,不知道是女生来了月经,“当时觉得这个女生流了这么多血,太可怜了”。
“希望每个女生都能被温暖守候”
读者热议晨报报道,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受关注
|
|
 |
晨报连日来推出“暖心小棉”系列报道。 |
|
晨报讯(记者 于婧媛)连日来,针对中小学校园里女生月经初潮时遭遇尴尬,晨报推出系列报道,并呼吁学校设爱心盒子放置卫生巾,一起守护孩子们的青春期。报道引发读者热烈反响。“作为女生家长,必须为这个暖心的举动点赞!”“好温馨,希望每个女生都能被温暖守候。”众多网友为晨报点赞。
记者从厦门市教育局了解到,生理卫生课一般安排在初中,小学阶段没有要求,而是由各所学校自行开设。事实上,根据近年来我国的统计数据,女生初潮在12岁至12.5岁居多,这差不多是五六年级,和往年相比有所提前。我市部分小学在五六年级便开设了相关课程,高殿中心小学就是其中一所。
高殿中心小学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张蓉告诉记者,近几年,孩子们对于青春期的认知水平逐步提高。张蓉回忆,以前,当她在课堂上讲到“乳房”“卵巢”“月经”等词汇时,女生们纷纷捂嘴笑,或者窃窃私语。到了2018年左右,当张蓉通过画图展示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并提问时,有女生举手大大方方地回答,孩子们也不再哄笑。
有女生曾向张蓉求助,因为痛经,她十分焦虑,担心月经会影响考试,甚至会联想到以后的人生发展。这让张蓉觉得,在学校开展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据介绍,每年11月,该校都会面向5年级的学生开展青春期讲座,男生女生分开参与,讲座内容包括介绍男性女性生理情况、女性内衣穿着、卫生巾使用等。
延伸阅读
晨报报道在家长群体中引发关注,不少家长讲述了学生时代的尴尬经历。他们纷纷表示,家校应携起手来,帮助青春期女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市民陈女士用“绝望”来形容月经初潮——当时就读于五年级的她,陪来月经的同桌回家换裤子。两个小学生在家里到处翻,但都没有找到卫生巾。
“90后”柯女士回忆,相对同龄人,她月经初潮来得较迟,妈妈有点着急,还带她去看过医生。柯女士以为月经会像小便一样一次性排出,“没想到初潮来了10天,换到没裤子穿”。
市民林先生回忆,初中时曾看到一名女同学裤子上有血迹,对这方面知识不甚了解的他,不知道是女生来了月经,“当时觉得这个女生流了这么多血,太可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