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老师 |
思明教育庆祝第40个教师节征文活动② |
编前语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的到来,思明区启动了以“我与我的老师”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今日,本版选登来自厦门市湖滨中学和厦门市槟榔中学的优秀作品,字里行间诉说着感人故事!
教师组
真幸运,一入职就遇见了你
作者:厦门市湖滨中学 曾雯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有过许许多多老师,他们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今天,我满怀感恩,说说我一入职便幸运遇上的好老师——我的班主任带教师父孙建停老师。他不仅是我教师职业生涯的灯塔,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对我的影响持久而深远!
初识,是引路人
初见孙老师,是2021年的夏天,在新教师入职的见面会上。作为年段长,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沉稳与严肃的。
“新老师请过来一下,我有事情和你们交代。”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又要立马转变身份成为一名教师,初入湖滨校园的我内心是十分忐忑、紧张的。而孙老师的这一句话让我一下子松了一口气,我找到组织了!而这个组织,一待就是3年。
作为新手教师的我,需要兼顾班主任与教学工作,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有段时间,班级里出现了一个让老师们比较操心的学生,当我为此感到苦恼时,孙老师一句话点醒了我:“多去班级里走走,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此后的时间里,我逐渐注意到,原来在我不曾留意的课间与自习时光里,总有孙老师深入班级的身影,亲切地询问、耐心地倾听、及时地鼓励,孙老师用他春风化雨般的方式陪伴着学生。这份细致入微的关心与爱护不仅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心灵,也唤醒了迷茫的我。初为人师的我总想着怎么用老师身上的威严震慑学生,却忽略了师生之间近距离的、温暖的对话。当我坐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细细思考,用耐心与爱唤醒学生,令我苦恼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做一名有温度的师者,这正是孙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课”。
此后,每当孙老师与学生对话时,我都会在旁学习,学习他关心学生的方式方法,学习如何做好有温度的教育。在孙老师的引领下,我逐渐找到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向,以言动心、章法得宜、张弛有度,我的教师职业生涯很快步入正轨。
成长,是助推者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应该是流动的、时时更新的。我的师父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推动我时时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的人。他常常告诫我,年轻人不要停驻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要勇敢地跨出舒适区去寻求进步,永远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在他的带领下,我坚持广泛阅读历史专业书籍,争取机会多听课,多向历史组的前辈们虚心讨教,站稳、站好三尺讲台。在德育工作中,我注重向身边的班主任教师学习,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策略、与学生互动的技巧以及个人职业素养,努力成长为家长信任、孩子们喜欢的班主任。
“这个讲座你去听一听,学习一下”“这次比赛你来主持”“这次活动你要一起跟进”“这次你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一次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是孙老师为我争取来的。“我能行吗?”“我能够做好吗?”每当我接到任务却习惯性退缩的时候,孙老师告诉我:“怂人面前都是坎,骏马面前无沟壑。”他鼓励我勇敢面对生活、工作中的挑战,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尝试。
正是因为孙老师的激励与助推,让我有了不惧风雨的勇气,让我在跨越一个又一个“坎”的时候,不断朝着成为一匹“骏马”的目标迈进,而他也始终相信我能够成为那匹“骏马”。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
未来,是好榜样
师者,人之模范也。作为年段长,孙老师始终做到言传身教,作为我的师父亦是如此。
在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一些学生对体育锻炼不够积极重视。为此,大课间音乐一响起,孙老师就站在火红的跑道上,随着跑操号角的响起,操场上出现了一个快速奔跑的身影。学生们惊呼:“孙段!”“他是要带领我们一起跑操吗?”“孙段太酷啦!”同学们踊跃跟上了这位“奔跑者”前进的脚步。自此以后,在孙老师的带领下,课间跑操成了高三学子热血满满的解压运动,同学们也有了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为了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孙老师要求老师们多家访。他不只是口头说说,而是带头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主动与科任老师、家长约定时间,做好沟通协调。他还与我们分享他刚入职的时候骑着单车环岛家访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年轻教师们都感叹,从孙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到很多,而我则认定他是我永远的榜样。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白驹过隙,我入职湖滨中学已三年。何其有幸,我入职第一年就遇到了孙老师这样优秀的师父。正因为他的无私帮助、引导与鼓励,才有我今日的茁壮成长。他的言传身教是我前进的力量源泉,他的谆谆教诲将引领我不断成长。
在美丽的湖滨校园,像孙老师这样的好老师还有很多。是他们,用提灯引路的坚定与执着,育梦成光,照亮了无数学子的人生之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教育的形式与手段日新月异,但教师的初心使命始终如一。它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与尊重上,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中,更体现在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实践中。正是这些优良传统的代代传承,使得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学生组
师者·温度
作者:厦门市槟榔中学 林佳融 指导老师:谢洁
师者如雨,润物无声;师者如风,隽永悠长;师者如山,巍峨淡然。师者的温度,无处不在。
初识,谆谆教诲,殷殷期望。您的话语,带有温度。
“物理是什么?”初次见面,您这样问我们,平素热闹的班级竟难得安静下来,安静得仿佛只能听见电风扇的嗡鸣和一颗颗心脏的跳动。我的心中其实早已有了答案,却没有举手的勇气。看着您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我的心口是温热的,这股温热支撑着我举起了手。一字一句随着胆怯的消逝逐渐涌上来,您不住地点头,脸上洋溢着笑容。“我记住你了。”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给我的不只是鼓励,更是自信。那一刻,我的内心充盈了。
读懂,勤耕细勉,笃行不怠。您的行动,带有温度。
语言简洁而有力,相处耐心而温暖。相处渐多,您又和初识时有些不同,更加有力,更加坚定。沾满粉笔灰的手指、沙哑的嗓音,一到下课,小小的您便淹没在学生堆里,为好学求问的同学们答疑解惑。您希望我们爱物理胜过爱物理老师。遇到有不喜欢物理的同学,您总是先反省自己——是不是讲课不够生动,是不是难度跳跃太大,是不是教学方法不适合……这就是您,总是先对自己有要求,再对我们提出要求。事必躬亲,身体力行。您以实际行动说服着我们﹑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在无形之中收获宝贵的成长力量。
感怀,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您的教学,带有温度。
有力量的不只是行动,还有您那循循善诱的话语。那一日,我在黑板角落推算出了您留的一道难题,兴致勃勃地去办公室与您交流。听完我的答案,您不仅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我的赞美,还顺势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反比例函数能表示密度计疏密的不同?”以此引导我继续深入思考。当我再次拿着写满推算过程的稿纸去找您,您告诉我,我们的答案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唯有孜孜不倦探索,才能源源不断地收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常用无畏奉献的悲情,来歌颂老师。但我想歌颂的不是您的白发,不是您的无畏,而是您那些越来越自信的学生,是思考问题更加深入的我们。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大概才是最贴切的诗,其中所蕴含的初心与愿景,或许是每个老师心中的温度。
每一个带有温度的瞬间,都串起一帧帧回忆的诗篇;每一次带有温度的接触,都点燃少年心中的希冀与期待;每一节带有温度的课堂,都在带领我们更好地奔赴远方。从初识到读懂再感怀,那是我眼中一个丰富多彩的您,一个有温度的您。师者有温度,那是您的过往照亮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