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赋能 乡村迎来蝶变 |
2025年福建省“艺术点亮乡村”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翔安区黄厝村 |
|
2025年05月22日·海西晨报·
第A03版
·
城市读本
 |
采风团成员采访黄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火明。记者 唐光峰 摄 |
|
晨报讯(记者 张雅雯)昨日,2025年福建省“艺术点亮乡村”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翔安区黄厝村,来自中央、省、市、县各级的媒体记者与采风作家携手,通过沉浸式走访、多维度观察深度挖掘当地以艺术赋能乡村发展的宝贵经验与创新举措,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迈向新台阶、探索新实践。
采风团首先走进黄厝文化产业园。黄厝文化产业园内有繁星基地(芳华礼堂)、鸿渐艺术馆、廉洁文化陶艺室、乡村博览会工作室等。漫步产业园,采风团见证了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的碰撞——鸿渐艺术馆是驻村艺术家作品的展示空间,每一幅画、每一个作品,都是乡村与城市的浪漫对话;繁星基地里,独具匠心的红砖雕党史展览则以新颖的艺术形式,将红色记忆生动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随后,采风团走进山才手造工作室,见证传统闽南古厝的华丽蜕变。黄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火明介绍,如今入驻黄厝村的艺术家工作室有30多个,涵盖陶瓷、砖雕、漆画、雕塑等不同领域。
最后一站,采风团来到苇渡农耕文化基地,在这里切身感受到返乡创业青年宋加溢如何推动“研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促进黄厝村农文旅融合。
“原来在厦门大学学习生活的时候,接触更多的是年轻的厦门。来到黄厝后发现,厦门也有历史积淀的一面。”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艺评论家)游澜说。
光明日报社记者冯家照也表示,在黄厝,他不仅被其独特的人文气息深深吸引,更感受到了这里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
艺术赋能 乡村迎来蝶变
2025年福建省“艺术点亮乡村”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翔安区黄厝村
 |
采风团成员采访黄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火明。记者 唐光峰 摄 |
|
晨报讯(记者 张雅雯)昨日,2025年福建省“艺术点亮乡村”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翔安区黄厝村,来自中央、省、市、县各级的媒体记者与采风作家携手,通过沉浸式走访、多维度观察深度挖掘当地以艺术赋能乡村发展的宝贵经验与创新举措,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迈向新台阶、探索新实践。
采风团首先走进黄厝文化产业园。黄厝文化产业园内有繁星基地(芳华礼堂)、鸿渐艺术馆、廉洁文化陶艺室、乡村博览会工作室等。漫步产业园,采风团见证了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的碰撞——鸿渐艺术馆是驻村艺术家作品的展示空间,每一幅画、每一个作品,都是乡村与城市的浪漫对话;繁星基地里,独具匠心的红砖雕党史展览则以新颖的艺术形式,将红色记忆生动呈现在参观者面前。
随后,采风团走进山才手造工作室,见证传统闽南古厝的华丽蜕变。黄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火明介绍,如今入驻黄厝村的艺术家工作室有30多个,涵盖陶瓷、砖雕、漆画、雕塑等不同领域。
最后一站,采风团来到苇渡农耕文化基地,在这里切身感受到返乡创业青年宋加溢如何推动“研学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促进黄厝村农文旅融合。
“原来在厦门大学学习生活的时候,接触更多的是年轻的厦门。来到黄厝后发现,厦门也有历史积淀的一面。”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艺评论家)游澜说。
光明日报社记者冯家照也表示,在黄厝,他不仅被其独特的人文气息深深吸引,更感受到了这里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