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欣众达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校伟: |
做行业技术标杆 助中国智造升级 |
|
晨报记者 王温萍
在这个酷热难耐的夏日,那些遍布各地的地上泳池、充气城堡、跑步机等项目中所搭载的强劲马达电机,很可能源自这家名为厦门欣众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众达”)的企业。
二十年前,因一次偶然的机缘,陈校伟怀揣着对实业的热忱,踏上了福建厦门的土地,从此在这里深深扎根。
从最初仅为他人代工的电机小厂起步,一步一个脚印,欣众达茁壮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欣众达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也见证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无限可能。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欣众达,跟随陈校伟回忆他的创业故事,聆听他与第二故乡厦门的故事。
从代工起步
一颗“心”的坚韧成长
时光回溯至2006年,那时陈校伟刚来厦门,心里充满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里,总要干出一番事业!”
在这片热土上,欣众达的前身——威邦运动科技集团旗下的马达事业部,正悄然孕育着一颗对电机技术充满热忱的“心”。怀揣着对电机核心技术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陈校伟与他的团队一道,踏上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创业之路。
然而,创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电机行业竞争激烈,技术门槛很高,市场开拓难度大,人才短缺等问题如同一座座大山,横亘在欣众达面前。
在创业初期,公司主要依赖集团内部订单,外部市场开拓举步维艰。为了打开市场,陈校伟和他的团队积极参与招投标,对接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逐步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人才短缺是电机行业的一大难题。欣众达通过校企合作,与大专院校共建产学研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为公司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这些举措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欣众达深知,只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此,公司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每年将不低于6%的营收投入研发,近几年累计投入已超4500万元,拥有105项专利。正是这种持续的投入,让欣众达在电机性能、能耗、可靠性上建立了差异化优势。
技术先行
引领电机行业新风尚
在陈校伟的带领下,欣众达从最初的电机代工,逐步拓展至智能机器人、水下清污设备等高附加值领域。他们推出的无刷电机,具有高效能、低噪音、长寿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领域。这一系列的创新成果,不仅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更为欣众达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欣众达迎来了成长的关键时期。2016至2023年,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第五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022年度厦门重点产业龙头骨干民营企业”“2022年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等荣誉,并获评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公司实力的肯定,更是对公司创新精神的认可。
此外,公司积极向“专精特新”转型,布局智能电机技术,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更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在管理上,欣众达同样不遗余力,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年产电机2000万台的高效产能。
如今,欣众达已经步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公司强化创新生态,计划于2025年申请水下智能清污机器人电机控制专利,推动智能化和绿色制造。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更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协同创新
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作为厦门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协会的发起会员之一,欣众达积极推动产业链协作,通过与协会企业的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共同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陈校伟表示,厦门构建的“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欣众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公司紧跟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布局,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陈校伟看来,厦门不仅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更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和发展机遇的创业热土。“厦门的营商环境赋予了我极大的自主空间,让欣众达以及众多像我们这样的外地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身的经营与发展。在这里,每一分努力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每一次创新都能获得充分的尊重与支持。”
他表示,未来欣众达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产业链协作,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推动中国智能制造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