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海西晨报·
第A12版
·
小记者报
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五年(2)班 纪媛迪
指导老师:郑周闽
5月的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轻轻掠过厦门的海岸线。在思明第二实验小学“生态亲海课堂”海洋文化宣传周里,一场奇妙的海洋冒险正等着我们开启。
当社团课的门缓缓推开,我瞬间跌进“蓝色梦境”:流动的蓝光如同温柔的海水,将整间教室轻轻包裹;透明的水母摆动着半透明的伞状体,优雅地从头顶飘过,伞边的触手随“水流”轻晃;投影墙上,浪花此起彼伏,泛起层层银色涟漪。我好奇地伸手触碰,一群闪着微光的小虾突然掠过指尖,冰凉的触感让我忍不住惊呼——原来这就是厦门理工学院老师们创造的“魔法海洋”!
带着满心的惊喜,我来到“潮间带历险记”展区,化身魔法渔夫,只需对着屏幕轻轻挥手,虚拟潮水便“哗啦啦”退去,露出湿润的沙滩,沙中的贝壳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我正兴奋地“挖掘”着,突然,礁石缝里“嗖”地钻出一只橙红色的招潮蟹,它挥舞着大钳子向我“示威”,吓得我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心“怦怦”直跳。
穿过奇妙的潮间带,我又被红树林吸引了。红树的根须像老爷爷长长的胡子,在虚拟海水中慢悠悠漂动。老师指着画面说:“这些‘水下森林’,能抓住泥沙、净化海水,是大海的‘绿色卫士’。”
可是,当虚拟潮水再次退去,满地的塑料瓶、包装袋却破坏了这份美好。我们手忙脚乱地清理,垃圾却越积越高。那一刻,我终于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最让我揪心的是那些易拉罐制作的水母,银色拉环串成的透明伞盖在蓝光里美得像会发光的精灵。可凑近一看,每只“水母”身上都缠着细细的渔网,仿佛被束缚的囚徒。讲解员姐姐的讲解让我想起去年在海边看到的那只被塑料袋勒出深痕的小鱼,它挣扎的模样和眼前的“水母”重叠在一起,刺痛我的心。
转眼间,教室变成了“白海豚乐园”。当动画里的白海豚因误食塑料袋肠道梗阻而痛苦挣扎时,我的手心全是汗,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为了拯救这些可爱的“海上大熊猫”,我画了一艘装着磁铁的船,想吸走海底的金属垃圾。尽管我这个设想不太现实,老师仍郑重地把我的画贴在“奇思妙想墙”上,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保护海洋做出努力的决心。
这场在教室中展开的海洋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海洋的神奇与美丽,更让我明白了大海不是游乐场,而是无数生命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发光的“小海星”,从捡起一个塑料瓶、少用一个塑料袋开始,把守护海洋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教室里的海洋奇遇记
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五年(2)班 纪媛迪
指导老师:郑周闽
5月的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轻轻掠过厦门的海岸线。在思明第二实验小学“生态亲海课堂”海洋文化宣传周里,一场奇妙的海洋冒险正等着我们开启。
当社团课的门缓缓推开,我瞬间跌进“蓝色梦境”:流动的蓝光如同温柔的海水,将整间教室轻轻包裹;透明的水母摆动着半透明的伞状体,优雅地从头顶飘过,伞边的触手随“水流”轻晃;投影墙上,浪花此起彼伏,泛起层层银色涟漪。我好奇地伸手触碰,一群闪着微光的小虾突然掠过指尖,冰凉的触感让我忍不住惊呼——原来这就是厦门理工学院老师们创造的“魔法海洋”!
带着满心的惊喜,我来到“潮间带历险记”展区,化身魔法渔夫,只需对着屏幕轻轻挥手,虚拟潮水便“哗啦啦”退去,露出湿润的沙滩,沙中的贝壳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我正兴奋地“挖掘”着,突然,礁石缝里“嗖”地钻出一只橙红色的招潮蟹,它挥舞着大钳子向我“示威”,吓得我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心“怦怦”直跳。
穿过奇妙的潮间带,我又被红树林吸引了。红树的根须像老爷爷长长的胡子,在虚拟海水中慢悠悠漂动。老师指着画面说:“这些‘水下森林’,能抓住泥沙、净化海水,是大海的‘绿色卫士’。”
可是,当虚拟潮水再次退去,满地的塑料瓶、包装袋却破坏了这份美好。我们手忙脚乱地清理,垃圾却越积越高。那一刻,我终于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最让我揪心的是那些易拉罐制作的水母,银色拉环串成的透明伞盖在蓝光里美得像会发光的精灵。可凑近一看,每只“水母”身上都缠着细细的渔网,仿佛被束缚的囚徒。讲解员姐姐的讲解让我想起去年在海边看到的那只被塑料袋勒出深痕的小鱼,它挣扎的模样和眼前的“水母”重叠在一起,刺痛我的心。
转眼间,教室变成了“白海豚乐园”。当动画里的白海豚因误食塑料袋肠道梗阻而痛苦挣扎时,我的手心全是汗,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为了拯救这些可爱的“海上大熊猫”,我画了一艘装着磁铁的船,想吸走海底的金属垃圾。尽管我这个设想不太现实,老师仍郑重地把我的画贴在“奇思妙想墙”上,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保护海洋做出努力的决心。
这场在教室中展开的海洋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海洋的神奇与美丽,更让我明白了大海不是游乐场,而是无数生命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发光的“小海星”,从捡起一个塑料瓶、少用一个塑料袋开始,把守护海洋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