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报为您讲述 立法背后故事 |
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回顾厦门经济特区立法工作实践 |
|
2024年03月18日·海西晨报·
第A01版
·
封面
·A2·
编者按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上下求索,快速发展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这背后,离不开持续完善的法治支撑和保障。
1994年3月22日,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授予厦门经济特区立法权,这是经济特区最重要的优势,也是经济特区的“特”发挥作用的关键。30年来,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认真履行“立法试验田”的特殊使命,以市场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管理、社会民生保障、两岸融合发展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制定了一批在全国有开创意义和示范作用的法规,推动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发展迈入法治化轨道,充分发挥了立法试验田作用,生动诠释了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
经济特区立法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与特区承载的历史使命一脉相承、息息相关。30年来,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法规和法规性决定共135部,包括经济特区法规94部、法规性决定15部、设区的市法规26部,其中80多部法规有创制性规定、18部为全国首部,覆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各个方面,实现立法和改革的良性互动,为国家和其他地方立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特区立法30年”系列报道,回顾部分法规制定出台背后故事、实施效果等,展望在法治之光的照耀下,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铿锵脚步。
晨报为您讲述 立法背后故事
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回顾厦门经济特区立法工作实践
·A2·
编者按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上下求索,快速发展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这背后,离不开持续完善的法治支撑和保障。
1994年3月22日,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授予厦门经济特区立法权,这是经济特区最重要的优势,也是经济特区的“特”发挥作用的关键。30年来,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认真履行“立法试验田”的特殊使命,以市场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管理、社会民生保障、两岸融合发展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制定了一批在全国有开创意义和示范作用的法规,推动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发展迈入法治化轨道,充分发挥了立法试验田作用,生动诠释了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
经济特区立法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与特区承载的历史使命一脉相承、息息相关。30年来,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法规和法规性决定共135部,包括经济特区法规94部、法规性决定15部、设区的市法规26部,其中80多部法规有创制性规定、18部为全国首部,覆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各个方面,实现立法和改革的良性互动,为国家和其他地方立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特区立法30年”系列报道,回顾部分法规制定出台背后故事、实施效果等,展望在法治之光的照耀下,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铿锵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