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湖里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 |
GDP从737亿增至1724亿 |
|
|
2024年11月07日·海西晨报·
第A03版
·
城市读本
晨报讯(记者 柯小娇)昨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2场湖里区专场举行,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湖里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据介绍,2012年至2023年,湖里区GDP从737亿元增长到1724亿元、年均增长6.9%;规上工业增加值从318亿元增长到457亿元、年均增长6.4%;财政总收入从88.2亿元增长到288.1亿元、年均增长11.4%;进出口总额从1850亿元增长到41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96万元提高到7.15万元。
湖里区主动服务金砖创新基地建设,谋划打造金砖创新基地实体承载区,近期出台了《厦门金砖数字街区实施规划(2024—2029年)》,落地了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金砖创新基地总部区、金砖数字工业智谷一期等项目;聚焦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规划,成功引进嘉庚创新实验室科创产业(湖里)加速器、华中科大智能感知与工程物联网实验室等一批科创平台,推动落地桑若钙钛矿光伏、利晶微新一代MicroLED、德尔科技、荣佳-百信AI智慧科技等科创项目。
近年来,湖里区统筹文体旅商各类资源,致力打造文化有引力、产业有活力、消费有动力、城区有魅力的文体旅商和夜间经济融合发展新格局。“金鸡奖”落地厦门以来,新引进影视企业914家、注册资本48亿元,海丝艺术品中心获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引入中国电影资料馆闽南分馆,与腾讯公司合作建设厦门影视科技文化产业基地,落地安踏体育公园项目,引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等一系列品牌赛事。
湖里区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12年来新建中小学、幼儿园46所,新增学位3.9万个。近两年,连续实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全面覆盖,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持续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先后落地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面覆盖,获评国家级健康促进区。
下一步,湖里区将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大抓科技创新、大抓招商、大抓服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加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把湖里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集聚区;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好服务全市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建设,强化港澳台侨外各项工作,集聚发展资源;全力抓项目建设、抓有效投资,有序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进一步夯实稳增长的基础支撑;继续用心用情办好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关注并解决好市民居民反映的困难问题、意见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里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
GDP从737亿增至1724亿
晨报讯(记者 柯小娇)昨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2场湖里区专场举行,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湖里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据介绍,2012年至2023年,湖里区GDP从737亿元增长到1724亿元、年均增长6.9%;规上工业增加值从318亿元增长到457亿元、年均增长6.4%;财政总收入从88.2亿元增长到288.1亿元、年均增长11.4%;进出口总额从1850亿元增长到41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96万元提高到7.15万元。
湖里区主动服务金砖创新基地建设,谋划打造金砖创新基地实体承载区,近期出台了《厦门金砖数字街区实施规划(2024—2029年)》,落地了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金砖创新基地总部区、金砖数字工业智谷一期等项目;聚焦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规划,成功引进嘉庚创新实验室科创产业(湖里)加速器、华中科大智能感知与工程物联网实验室等一批科创平台,推动落地桑若钙钛矿光伏、利晶微新一代MicroLED、德尔科技、荣佳-百信AI智慧科技等科创项目。
近年来,湖里区统筹文体旅商各类资源,致力打造文化有引力、产业有活力、消费有动力、城区有魅力的文体旅商和夜间经济融合发展新格局。“金鸡奖”落地厦门以来,新引进影视企业914家、注册资本48亿元,海丝艺术品中心获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引入中国电影资料馆闽南分馆,与腾讯公司合作建设厦门影视科技文化产业基地,落地安踏体育公园项目,引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等一系列品牌赛事。
湖里区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12年来新建中小学、幼儿园46所,新增学位3.9万个。近两年,连续实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全面覆盖,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持续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先后落地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面覆盖,获评国家级健康促进区。
下一步,湖里区将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大抓科技创新、大抓招商、大抓服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加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把湖里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集聚区;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好服务全市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建设,强化港澳台侨外各项工作,集聚发展资源;全力抓项目建设、抓有效投资,有序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进一步夯实稳增长的基础支撑;继续用心用情办好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关注并解决好市民居民反映的困难问题、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