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纹路 |
2025年04月18日·海西晨报·
第A09版
·
小记者报
五年(1)班 丘钰
指导老师:夏爱平
春分后的第七场雨里,我们踩着沾满红泥的胶靴走进田野。教官拾起那把包浆温润的锄头时,我忽然想起博物馆里陈列的骨耜。锄柄抵住腰眼的瞬间,脊椎传来远古的震颤——那些曾在半坡陶罐上刻下鱼纹的手,是否也在同样的角度与土地对话?犁铧翻开的土块中蜷缩着去年的稻根,湿润的腐殖气息裹着蚯蚓慌张逃窜。
教官从秧盘里拈起一株青苗,根须间垂落的泥水在阳光下银线般闪烁。我的手指总在触碰到水面时发抖,秧苗歪斜的模样像极了最初学写字时的笔画。骤雨来得毫无征兆,冰凉的雨箭穿透斗笠,田埂上的蓑衣在风里飘成褪色的旗。泥土开始翻涌褐色的浪,秧苗在混沌中摇摆如溺水者。那些插歪的幼苗,竟在雨水的敲打下渐渐挺直腰杆,像课堂上总也写不好的字,终在某个清晨变得工整。
归途的车上,我忽然想起《天工开物》里的木刻插图,那些躬身向地的身影,原来早已把大地的密码刻进农具的纹路里。此刻衣襟上干结的泥点,或许正带着某粒古稻的基因,在春天的褶皱里默默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