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弘爱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张燕林躬耕40载,成为患者坚强“医”靠 |
揪出致病元凶 健康“肾”过一切 |
|
|
2023年03月10日·海西晨报·
第A11版
·
名医周刊
 |
厦门弘爱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张燕林。 |
|
晨报记者 马丽
在厦门弘爱医院肾脏内科或急诊科,只要遇到危重肾脏病、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等疑难患者,张燕林是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想到的名字。
该院肾脏内科主任张燕林率先在厦门开展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腹膜透析术、血液透析术,使用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旁亢获得全国原创新技术项目。此外,他还采用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为多名重症患者续燃生命之光,填补厦门市乃至福建省肾脏医学领域多项空白,成为众多肾病患者心中的坚强“医”靠。
昨天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主题为“人人享有肾脏健康——关爱高风险人群,预防意外肾损伤”。张燕林呼吁市民朋友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警觉,定期、早期筛查,及时了解自身肾脏情况,守护健康“肾”过一切。
孜孜以求
下足苦功夫 成就真功夫
张燕林成长于一个书香氤氲的教育世家,他从小学习成绩拔尖。1978年,张燕林到贵阳医学院(现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就读,由此走上了学医、从医之路。
“理论基础越扎实,临床实践就越能从容应对。”张燕林表示,干一行就要专一行、精一行,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能学到真功夫。艰苦的求学生涯从未浇熄他的从医热情。
5年学业期满,张燕林以总分前20名的成绩获得贵阳医学院学士学位,贵阳、上海、广州等地的多家医院向他抛来橄榄枝。他选择在贵阳当地三甲综合医院开启职业生涯。张燕林积累了多年临床经验,在肾内科领域崭露头角,声名远播。
1994年,张燕林通过厦门市政府人才引进,“转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此,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厦门。2019年,他接受厦门弘爱医院邀请,任肾脏内科主任,持续探索并推动我市肾脏学科的发展。
技术精湛
海外华侨慕名前来求诊
2003年,武警战士小林在一次剧烈运动后患上严重日射病,室性心动过速,导致脑疝形成、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等多器官功能相继衰竭,生命危在旦夕。张燕林带领科室医护团队持续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小林在持续昏迷33天后,神志开始转清醒,并在住院81天后康复出院。这也是福建省首例用CRRT技术持续长期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成功的病例。
67岁的王先生被确诊为急进性肾炎IV型,且MPO及GBM双抗体均阳性,随时可能出现肺出血、脑出血、心衰等危重症状,死亡率极高。张燕林果断决策,为患者制订了激素冲击加环磷酰胺基础治疗方案,同时进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最终,患者脱离了危险。这为福建省肾脏学科领域带来极大振奋。
翻开病例资料,张燕林如数家珍。每次救治患者,他都全力以赴,在找到致病“元凶”,帮助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的同时,还致力于查出其不良生活方式加以改善引导。在他的门诊里,除了跟诊其20余年的一众患者外,还有海外华侨慕名来求诊。
勇攀高峰
提升疑难病症诊疗水平
40年心血的倾注,换来业界的尊重和认可。张燕林先后担任厦门市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委员等。最令人交口称赞的是,他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危重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等疑难病症治疗方面的造诣,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学科建设的“领头雁”非一日铸成,治病救人的“排头兵”也非一时之功。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张燕林曾数次前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多家肾脏领域技术领先的医院进修学习。他还定期以学者身份参加肾脏学术研讨会暨高峰论坛,从不停止“充电”。
不仅如此,张燕林还连续多年牵头主办国家级、省市级肾脏疾病继续教育学习班和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等,赋能并推动厦门乃至福建省诊疗水平达到同质化、标准化、科学化。近几年,他在弘爱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筑巢”肾内科名医工作室和名医联盟,定期邀请国内权威肾病专家到厦交流指导,使患者足不出厦就能享受到全国名医资源和诊疗服务。
“如何早筛早治慢性肾脏病,关口前移是关键。”近来,张燕林在常态化开展市民科普宣教义诊活动的同时,还在弘爱医院特别开设终末期肾脏病特色专病项目。他表示,未来将继续领衔弘爱肾脏内科医护团队,发挥学科优势资源,为我省肾脏学科技术发展和创新贡献“弘爱力量”。
厦门弘爱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张燕林躬耕40载,成为患者坚强“医”靠
揪出致病元凶 健康“肾”过一切
 |
厦门弘爱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张燕林。 |
|
晨报记者 马丽
在厦门弘爱医院肾脏内科或急诊科,只要遇到危重肾脏病、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等疑难患者,张燕林是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想到的名字。
该院肾脏内科主任张燕林率先在厦门开展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腹膜透析术、血液透析术,使用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旁亢获得全国原创新技术项目。此外,他还采用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为多名重症患者续燃生命之光,填补厦门市乃至福建省肾脏医学领域多项空白,成为众多肾病患者心中的坚强“医”靠。
昨天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主题为“人人享有肾脏健康——关爱高风险人群,预防意外肾损伤”。张燕林呼吁市民朋友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警觉,定期、早期筛查,及时了解自身肾脏情况,守护健康“肾”过一切。
孜孜以求
下足苦功夫 成就真功夫
张燕林成长于一个书香氤氲的教育世家,他从小学习成绩拔尖。1978年,张燕林到贵阳医学院(现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就读,由此走上了学医、从医之路。
“理论基础越扎实,临床实践就越能从容应对。”张燕林表示,干一行就要专一行、精一行,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能学到真功夫。艰苦的求学生涯从未浇熄他的从医热情。
5年学业期满,张燕林以总分前20名的成绩获得贵阳医学院学士学位,贵阳、上海、广州等地的多家医院向他抛来橄榄枝。他选择在贵阳当地三甲综合医院开启职业生涯。张燕林积累了多年临床经验,在肾内科领域崭露头角,声名远播。
1994年,张燕林通过厦门市政府人才引进,“转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此,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厦门。2019年,他接受厦门弘爱医院邀请,任肾脏内科主任,持续探索并推动我市肾脏学科的发展。
技术精湛
海外华侨慕名前来求诊
2003年,武警战士小林在一次剧烈运动后患上严重日射病,室性心动过速,导致脑疝形成、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等多器官功能相继衰竭,生命危在旦夕。张燕林带领科室医护团队持续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小林在持续昏迷33天后,神志开始转清醒,并在住院81天后康复出院。这也是福建省首例用CRRT技术持续长期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成功的病例。
67岁的王先生被确诊为急进性肾炎IV型,且MPO及GBM双抗体均阳性,随时可能出现肺出血、脑出血、心衰等危重症状,死亡率极高。张燕林果断决策,为患者制订了激素冲击加环磷酰胺基础治疗方案,同时进行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最终,患者脱离了危险。这为福建省肾脏学科领域带来极大振奋。
翻开病例资料,张燕林如数家珍。每次救治患者,他都全力以赴,在找到致病“元凶”,帮助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的同时,还致力于查出其不良生活方式加以改善引导。在他的门诊里,除了跟诊其20余年的一众患者外,还有海外华侨慕名来求诊。
勇攀高峰
提升疑难病症诊疗水平
40年心血的倾注,换来业界的尊重和认可。张燕林先后担任厦门市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委员等。最令人交口称赞的是,他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危重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等疑难病症治疗方面的造诣,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学科建设的“领头雁”非一日铸成,治病救人的“排头兵”也非一时之功。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张燕林曾数次前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多家肾脏领域技术领先的医院进修学习。他还定期以学者身份参加肾脏学术研讨会暨高峰论坛,从不停止“充电”。
不仅如此,张燕林还连续多年牵头主办国家级、省市级肾脏疾病继续教育学习班和闽西南肾脏病临床病理讨论会等,赋能并推动厦门乃至福建省诊疗水平达到同质化、标准化、科学化。近几年,他在弘爱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筑巢”肾内科名医工作室和名医联盟,定期邀请国内权威肾病专家到厦交流指导,使患者足不出厦就能享受到全国名医资源和诊疗服务。
“如何早筛早治慢性肾脏病,关口前移是关键。”近来,张燕林在常态化开展市民科普宣教义诊活动的同时,还在弘爱医院特别开设终末期肾脏病特色专病项目。他表示,未来将继续领衔弘爱肾脏内科医护团队,发挥学科优势资源,为我省肾脏学科技术发展和创新贡献“弘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