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咱厝乡音传唱《中秋月》 |
泉州歌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柳青畅谈传承与创新 |
|
2023年09月28日·海西晨报·
第A12版
·
城市读本
 |
杨柳青教孩子们泉州歌诀。 |
|
晨报记者 万代辉
中秋佳节将至,泉州歌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柳青推出新歌谣《中秋月》,其中写到:“中秋月,特别光,照见咱的大厅堂。大厅堂,唱南曲,南曲声声很优美。咱厝乡音一唱起,心潮澎湃传万里。”
近日,杨柳青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泉州歌诀是帮助学习学习闽南话、认识社会生活和闽南风情民俗的重要载体。对于歌诀的传承与创新,她有着自己的见解。
泉州歌诀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表现形式,包含闽南童谣和民俗谚语。
杨柳青出生在泉州一个书香世家。小时候,她曾跟着奶奶在田间劳作,听老辈人讲闽南俗谚、唱泉州歌诀。这些朗朗上口、诙谐有趣的歌诀,在她心中扎下了根。后来,杨柳青拜泉州歌诀代表性传承人傅孙义与闽南方言研究专家王建设为师,积累了丰富的泉州歌诀和方言文化知识。经过多年的磨炼与坚持,如今杨柳青成为泉州歌诀的新一代传承人。
杨柳青说:“随着电子产品、现代网络信息的冲击和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如今年轻一代对于闽南话不怎么熟悉,甚至很生疏。通过学习用闽南方言吟诵的泉州歌诀,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闽南方言、了解闽南文化。”
在传承学习泉州歌诀过程中,杨柳青带领团队从文字、寓意、语境、情感等方面探索创新,总结整理出一套寓教于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针对孩子的教学,她选择一些以动物为载体的歌诀进行教学,配以肢体动作和表演道具,帮助孩子理解歌诀的内容和情景。
针对成年人的教学,杨柳青则注重传达歌诀的韵律美、语言美和意境美,同时融合朗诵和情景表演技巧,编排成一幕幕的戏剧进行系统性学习。
对于歌诀的传承创新,杨柳青还在探索。她认为,可以创编歌诀情景剧,或结合闽南方言发音为歌诀谱曲,让泉州歌诀成为能诵、能唱、能演的文化形式。
用咱厝乡音传唱《中秋月》
泉州歌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柳青畅谈传承与创新
 |
杨柳青教孩子们泉州歌诀。 |
|
晨报记者 万代辉
中秋佳节将至,泉州歌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柳青推出新歌谣《中秋月》,其中写到:“中秋月,特别光,照见咱的大厅堂。大厅堂,唱南曲,南曲声声很优美。咱厝乡音一唱起,心潮澎湃传万里。”
近日,杨柳青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泉州歌诀是帮助学习学习闽南话、认识社会生活和闽南风情民俗的重要载体。对于歌诀的传承与创新,她有着自己的见解。
泉州歌诀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表现形式,包含闽南童谣和民俗谚语。
杨柳青出生在泉州一个书香世家。小时候,她曾跟着奶奶在田间劳作,听老辈人讲闽南俗谚、唱泉州歌诀。这些朗朗上口、诙谐有趣的歌诀,在她心中扎下了根。后来,杨柳青拜泉州歌诀代表性传承人傅孙义与闽南方言研究专家王建设为师,积累了丰富的泉州歌诀和方言文化知识。经过多年的磨炼与坚持,如今杨柳青成为泉州歌诀的新一代传承人。
杨柳青说:“随着电子产品、现代网络信息的冲击和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如今年轻一代对于闽南话不怎么熟悉,甚至很生疏。通过学习用闽南方言吟诵的泉州歌诀,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闽南方言、了解闽南文化。”
在传承学习泉州歌诀过程中,杨柳青带领团队从文字、寓意、语境、情感等方面探索创新,总结整理出一套寓教于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针对孩子的教学,她选择一些以动物为载体的歌诀进行教学,配以肢体动作和表演道具,帮助孩子理解歌诀的内容和情景。
针对成年人的教学,杨柳青则注重传达歌诀的韵律美、语言美和意境美,同时融合朗诵和情景表演技巧,编排成一幕幕的戏剧进行系统性学习。
对于歌诀的传承创新,杨柳青还在探索。她认为,可以创编歌诀情景剧,或结合闽南方言发音为歌诀谱曲,让泉州歌诀成为能诵、能唱、能演的文化形式。